【摘要】目的 分析揿针防治骨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将2018.1-2019.12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未实施揿针)与研究B组(实施揿针)均40例。比较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研究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A组(P<0.05)。结论 在防治骨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时,应用揿针措施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骨科;术后;揿针;恶心呕吐
在骨科中,手术是治疗各类疾病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患者在术后常伴有恶心呕吐并发症,此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其发生原因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患者身体个体差异、麻醉药耐受情况、麻醉方法差异及手术方式差异等[1]。骨科患者在术后若存在恶心呕吐情况不仅给其生理上带来较大痛苦,还可滋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2]。因此,如何有效防止骨科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此分析实施揿针的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1-2019.12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未实施揿针)与研究B组(实施揿针)均40例。研究A组:男女比例为22:18,平均年龄(67.25±3.26)岁,股骨内固定22例,全髋置换18例。研究B组:男女比例为23:17,平均年龄(66.89±3.31)岁,股骨内固定23例,全髋置换17例。两组上述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A组未实施揿针。
研究B组实施揿针,取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完全消毒后,将揿针直接贴于患者对应穴位处。操作完成之后指导患者对揿针部位进行按压,3次/d,2min/次,按摩强度以不自觉疼痛、舒适为宜,留针时间为2-3d,夏季可适量减少留针时间,冬季则可适量增加留针时间。
1.3 观察项目
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恶心呕吐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研究A组40例患者中,有13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情况,其发生率为32.50%,而在研究B组40例患者中,仅有2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情况,其发生率为5.00%,研究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A组(X2=24.821,P=0.001)。
3 讨论
患者在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机体胃肠反应存在异常,且胃气上行所致的一种不良情况[3]。
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必须需禁饮食一段时间,这也进一步导致其胃气不足、脾胃功能失调,加之手术麻醉属于外力侵入治疗方法之一,在中医属于外邪侵入,同时麻醉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身体产生刺激,从而造成其胃肠运行发生紊乱现象[4]。因此,在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患者术后极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导致其术后休息、饮食均受到较大影响,给身心带来严重创伤,不利于术后快速康复,故采取有效的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术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研究发现:研究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A组(P<0.05),提示揿针在防治骨科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具有极佳效果与姜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揿针是腧穴理论与皮部理想结合的一种具体应用措施,作用于机体可发挥出穴位按摩、恢复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减轻疼痛及促进血液循环等诸多功效,在应用与骨科手术患者时,不仅能有效防治恶心呕吐症状,还可起到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术后可能存在的其他不适症状等作用[6]。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属于一种八脉交会穴,主治恶心呕吐,可维脉通阴,且对于机体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及血液系统均具有较佳的调节功效[7],揿针此穴,可有效发挥出理气宽胸、宁心安神及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故可明显抑制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症状。合谷穴是原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调节肠胃功能、泻热通腑、和胃降气及调中止痛的功效[8],揿针此穴,可有效发挥出止吐、镇静的作用,故在防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方面具有较佳效果。足三里是重要的一个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降逆止呕、通调腹气等功效[9],揿针此穴,可有效发挥出降逆止呕、健脾和胃及补中益气等作用,且可对机体胃肠运动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是从免疫、内分泌、神经等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相互协调与相对拮抗,以达到相对协同的一种良性调节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肠胃功能快速恢复正常,进而可更好的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症状。
综上所述,在防治骨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时,应用揿针措施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千坤,谷斌,马茜, 等.芳香疗法缓解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5):1869-1873.
[2]郑婷婷,刘莹,张威, 等.468例骨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8):66-69,85.
[3]田海涛,王远贺,田少奇, 等.膝关节置换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对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335-339.
[4]钱静,顾银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22):33-34.
[5]姜叶.揿针防治骨科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32):284-285.
[6]卢道珍,李丹,韩梅, 等.穴位揿针埋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0):1464-1466,1470.
[7]孙敏,曾旭燕,汪真真, 等.内关穴揿针防治胃镜检查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114-1115.
[8]于艳宏,陈宁.电针刺激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8):1015-1017.
[9]谢燕东,王成,樊晴伶, 等.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30(24):316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