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数学的逻辑思维、思考能力以及认知结构等等,这些素质能力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发展提供基础的保障,使得学生自身不仅能具备相应的数学文化知识,还能够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伴随学生的一生成长,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教师要明白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追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启迪学生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时代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使得数学成为人们解决日常问题的重要方式。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能够依靠有理有据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判断,并以此解决数学问题。而这一核心素养的具备,则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够通过数学逻辑思维来判断问题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这一思维能力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这对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思维基础。数学直观想象能力则是借助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几何体及空间想象力,对事物进行相应的感知,进而通过对图形的理解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会使得学生的直观感受力以及空间想象力获得一定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所谓的数学意识就是指对数学知识以及相关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学生自身具备相应的数学意识,则有利于自身数学直觉思维的形成,从而促使自身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而数学意识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
2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2.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
当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慢慢养成后,他们就具有缜密的思维,可以参与到实践中去,数学教师应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在严密的逻辑思维下进行知识的探究.那么如何组织小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发散思维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施.(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当然需要教师的引导,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全权掌控课堂,而是应当提供一种“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心理驱动下,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思维的发散,为养成数学核心素养做出铺垫.如在“视图”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着手,亲自在课堂中观察发现,体验在不同视角下同一物体会出现不同的立体感.(2)开展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设置上,不仅要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实践的长远性,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养成自觉地动手学习数学的能力与意识,如在学习“统计”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家长辅助配合,将一周或一个月的家庭收入情况进行记录整理最后分类统计,这个学习思考的过程就是在发散思维,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3)欣赏艺术,让学生感悟真谛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有的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交通指示牌表面的图形,进而发现有趣的图形、感知数学的美;有的是利用七巧板拼凑变换图形直至最后自己可以设计很好看的对称图形等等,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带领学生欣赏数学的艺术之美,让小学生感悟数学智慧之所在.比如,认识分数就是一个让小学生清楚认识到数学智慧的单元,学生知道2个人如何分2个苹果,但是2个人分1个苹果对学生来说就有难度了.如何使得每个人都满意呢?这时就很自然地引入分数,每个人平均分得一半就是最公平的.通过这个分数的认识让学生解决了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崇拜感,敬佩数学的智慧,进而热爱数学美、创造数学美.这种数学的美是与艺术相通的,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创造的同时,还要强调数学给予学生心灵上的愉悦感,让小学生带着一定的兴趣学习数学,体会其中数学美的无穷魅力.
2.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教师若想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就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并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加以重视。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来说,它不仅是小学生对数学认知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小学生自身数学学习水平及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小学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那就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2.3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其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开展具有较高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而教师则可以通过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知识的讲解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直尺,而教师则要在教室中画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出来,并让学生通过观察照此画出一平方分米以及一平方厘米的方格,对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些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以此促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是为了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还需要依赖于他们对数学的感知以及对数学的敬佩之情,而这些不是仅靠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传授和训练就能养成的,还更需要让小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观察和体验才能达到的.
参考文献
[1]鲍玉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
[2]王革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6)
[3]李广德.浅谈中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