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彭洪益
[导读]

彭洪益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第二实验学校  4426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26-02

        一、教学目标
        结合小数意义和性质教学内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小数意义,并认识其计数单位。
        2.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展开探究,形成概括知识能力。
        3.通过改变小数位,培养学生读写小数能力。
        4.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等,迁移知识。
        5.小数点移动,可致使小数值大小发生怎样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小数意义方面的理解
        2.小数值大小对比法,当小数数位不同,其大小如何比较
        3.概括小数点移动小数变化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结合教材中的主题图,组织学生分组测量,课堂上报结果,量取黑板宽度、讲桌长度等,还可结合自身喜好,选择物体进行测量。小组汇报结束之后,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不是整数长度的测量,需要使用小数来表示”。由于学生对长度单位十分熟悉,因此,课堂可使用米尺当作教具,探索知识。教学流程如下:
        教师提问:若将米尺以10厘米长度作为一个单位,可将其分成多少份?一份代表长度为多少?如何使用分数表示?
        引导观察:为学生展示0.1米,米;0.3米,米,并让其观察,上述小数大小关系如何,总结规律。
        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观察,可总结出0.1米=米,0.3米=米,进而总结,可以使用10作为分母分数,表示一位小数。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思路,展开思考,两位小数可使用怎样分数表示?
        教师讲解:1cm可以写成m,还可写成0.01m,0.01即为两位小数。那么如何用100为分母的分数和小数表示正确表示“3cm”和“6cm”?
        学生回答:3cm=m=0.03m;6cm=m=0.06m
        教师讲解:若将1m均分为1000份,那么每份为多少?
        学生回答:1分为m
        教师总结:分数分母为10、100或者1000等时,均可以小数表示,并且1位小数代表10之几,而2位小数则表示100分之几,同理,3位小数则代表1000分之几……
        2.小数的读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53.04,11.572,3.5678三个小数,提出问题“上述小数左起第一位是哪个数位,各小数计数单位各是什么,含义如何?”
        学生:153.04第一位是百位,计数单位为百,代表几个百;11.572计数单位为十,代表几个十;3.5678第一位计数单位为一,代表几个一。
        教师:小数点的右侧,从第一为起,为十分位,其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代表此数位上的数为几个十分之一,那么“第二位”、“第三位”都代表什么含义?呈现小数数位表,让学生正确读小数。



        学生:153.04读作一百五十三点零四;11.572读作十一点五七二;3.5678读作三点五六七八。
        教师总结:读小数环节,需要先读整数,后读小数,用“点”表示小数点,小数部分读取时,应分别将各数位数字读出。
        3.小数比较
        (1)课堂导入
        展示3.25元,2.85元;2.84米,2.93米;0.07千米,0.059千米三组小数,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对比各组小数大小关系。
        (2)讨论过程
        结合以往整数大小比较方式,小组合作,积极探究,完成任务。
        (3)小组结果展示
        3.25,2.85两个小数,先比较整数这一部分,3>2,故此,3.25>2.85;2.84米,2.93米两个小数,整数部分相同,因此,对比十分位,9>8因此,2.84米<2.93米;0.07千米与0.059千米两个小数中,其整数、十分位上数字相同,对比百分位,可以判断出0.07千米>0.059千米。
        (4)教师总结
        对比两个小数,需要先从整数部分入手,若整数部分较大,则小数值较大,否则,对比十分位,同理,十分位数字较大,小数值较大,以此类推。切忌不可按照小数数位多少对比小数大小,应按照顺序逐位对比。
        4.小数点移动小数变化规律
        (1)故事导入
        众所周知,孙悟空有一件法宝,就是如意金箍棒。一天,孙悟空外出,去探路,路遇妖精,为防止师傅被妖精捉走,他立即从耳朵当中取出金箍棒,金箍棒原长0.05米,孙悟空一吹变成了0.5米,再一吹变成了5米,顺利打败了妖精。通过上述小故事,可以看出其中存在部分数字变化。金箍棒由原来的0.05米变为0.5米,最后变成5米,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字越来越大了?
        (2)知识呈现
        0.05米——0.5米——5米,由于小数点发生变化,使得数字越来越大。同学们能总结出小数的变化规律吗?
        (3)学生回答
        0.0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0.5,扩大了10倍,0.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5,也扩大了10倍
        (4)教师补充
        同学们总结得十分正确,0.05的小数点右移一位,成为0.5,扩大10倍;将小数点右移两位,变成5,扩大100倍,同理,右移三位,变为50,扩大1000倍。
        (4)案例展示
        将5米缩小至原来10分之一、100分之一和1000分之一,结果分别为多少?
        (5)学生讨论
        在合作过程,发挥逆向思维,将小数扩大规律进行迁移,总结小数缩小10分之一,将原数除以10,即5÷10=0.5;缩小一百分之一为5÷100=0.05;缩小一千分之一为5÷1000=0.005。
        (6)教师总结
        通过小数点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总结出小数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可将小数值缩小,向右移动可将小数值扩大。若向右移动时,最高位为零,需要将零去掉,向左移动位数不够要添“零”补位。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教学流程,利用情境展示、师生互动、小组探究、故事导入等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学习情情,使其理解小数意义,学掌握小数计数单位相关知识,并通过课堂探究,概括出小数的读法规律,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明确小数点变化导致小数变化规律。课堂当中师生互动频繁,在教师引导以及学生探究等环境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