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程小燕
[导读] 语用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对相应语境的合理创造,学生可以在不同语境中讨论和体验文本所反映的情感,进而在学习中运用文章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在语用理念的语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语用概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程小燕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  重庆  万州  404100
【摘要】语用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对相应语境的合理创造,学生可以在不同语境中讨论和体验文本所反映的情感,进而在学习中运用文章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在语用理念的语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语用概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用理念;应用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33-01

        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讲,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为学生奠定坚实基础的重点。因此,采取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必须要深入研究分析基于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师需要加强语言意识,利用理念讲授给学生
        第一,用心醍醐文字的温度。文章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如:字词等。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语用性,正确考虑有效的构词方法,使文章更有内涵。第二,认真赏析句子中蕴含的魅力。教材中收录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组认真挑选的,将课文中最佳的语言知识例子都充分地表现出来。文章中往往会涵盖不同的艺术写作手法,也可以全面展现优美的句子,既可以为学生阅读积累丰富的素材,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讲解《草原的早晨》时,教师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赏析文章中出现的这句话“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白云比喻羊,这样可以将草原景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该修辞手法可以使课文有更加浓厚的色彩。
        二、贴近学生,准确找到语用起点
        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我”是主语,我写,我读,使学生和语言有紧密的接触,将语言放在首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语言环境下充分认识字义,在运用过程中获得感悟。比如:讲解《云雀的心愿》时,其出现了的多音字“冠”,教师可以将冠的两种意思出示;接着,帮助学生掌握;最后,要求学生仔细辨别读音,如果帽子戴在头上,这时应当读第四声。对于多音字来说,在哪种情况下应该读什么音,一般都取决于其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据义定音”,对多音字的读音进行区别,据义定音是最常见的方式。若可以了解哪种读音要与哪种意思相应的规律,了解采用的实际意义,也就可以迅速地确定相应的读音。要想学生正确认识到义和音之间的关系,应当在词语中放置多音字,运用于语言环境中,在应用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多音字。由此可以发现,与学生语用的发展区相贴近,正确发现学习起点,能够使学生快速对多音字的读音进行准确辨别。
        三、科学制定学习目标
        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也要设置合理科学学习目标。


在教学前,教师必须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清楚明确地讲授课文的核心内容,从中发现要点。并且教师也要仔细研究课文中的问题,比如:此课文的视角是什么?呈现出哪种文体风格?并且教师需要考虑到作业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比如:讲解课文《妈妈睡了》时,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目标:第一,要求每个学生流利地阅读课文,掌握课文的情感和内容。第二,结合课文中的生词来学习和理解生词和句子。第三,结合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确立“母亲累了,躺在床上”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联想,运用前世经验,深刻理解课文。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总结中必须合理制定学习目标,然后结合节奏,引导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母亲的疲劳,然后逐渐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在提问的方式上,鼓励学生回答和讲述自己被母亲哄着睡觉的生活经历、当时的状态和内心感受。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开放的学习方法去感受作者想在课文中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四、养成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科学的指导,让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认识到阅读不仅是背诵课文内容和故事发展,更是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调整阅读比例,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复阅读课文,吸收课文内容,增强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就阅读感受进行交流,每节课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文章,哪一篇文章是最有特色的等等。此外,阅读范围不应局限于课本,应该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利用其他书籍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五、科学制定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领域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进入一所好大学,更是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辅助。在语用理念中,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合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从而培养语言的实践能力。例如:对《乡下人家》进行讲解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听写课文中出现的字词,以正确判断学生对课文词语的了解程度。因为课文中有些词语具有较为复杂的整体结构,包括“谐”以及“率”等等,多数学生都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词语,听写中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教师就会批评他们,该评价方法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制定全面的评价体系,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语用理念的重要价值。教师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认真阅读相关描写,合理地评价学生的阅读全过程,正确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深刻感受到乡下幸福的生活。学生必须要在学习中多受到鼓励,他们才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学习的语言文字,而且可以科学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六、结语
        总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阅读教学中要科学地应用语用理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落实语用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语用理念的背景下为自己阅读汉语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俞才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05) :67-68.
[2]陈秋源.突出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四大环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 :9-11.
[3]林晓密.紧扣小学语用点 促进学生言语实践生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