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杨圆圆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杨圆圆
[导读] 语文学科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思维启发、语言构建、文化理解与审美鉴赏这四个方面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重点关注以上核心素养是互相关联与互相促进的关系,并在对学生健康、全方位的未来发展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是课堂的唯一主人这一核心地位,采用符合学生自身实际学习情况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为达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供教学支持,本文就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杨圆圆    温州市营楼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7
【摘要】语文学科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思维启发、语言构建、文化理解与审美鉴赏这四个方面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重点关注以上核心素养是互相关联与互相促进的关系,并在对学生健康、全方位的未来发展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是课堂的唯一主人这一核心地位,采用符合学生自身实际学习情况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为达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供教学支持,本文就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97-01

        核心素养就是在特殊的阶段内,帮助个体与日常生活及社会的生存能力、知识基础、处事态度相融合,展现自我等。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转变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语感构建。
        学习方式即根据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特点为基础的学习活动。
        学习习惯即学生长时间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行为与心理倾向。
        语感构建即主体对客体形成的领悟能力与感知能力,如语文现象。
        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具有以下优势,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识字、写字与阅读能力;对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与习惯进行培养等。
        一、传统教学观念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填鸭式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性与主导性,因此语文教师不注重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沟通,只是机械地对学生传授与语文有关的知识理念,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导致学生不仅对学习语文产生消极性,还对学生整体语文成绩产生不利因素。
        2缺乏营造阅读环境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将课文的传授当做唯一的语文教学目标,一旦教学课程结束,语文教学活动也相应停止。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而再再而三的压缩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致使学生缺乏语文的阅读与思考的环境,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学生讲解古诗词的基础意思,而缺乏对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探讨,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造成阅读视野狭隘,还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造成不良影响。
        3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传授知识上,而忽略了生活实践与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意义。尤其是在语文教师向学生讲解与大自然相关的古诗词与文章时,学生只有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过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描写的优美景色的魅力。因此教师仅仅凭借书本的字面描述方式引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独特魅力将非常困难,继而使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将大打折扣[1]。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1以语言架构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
        要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将语言架构作为基础,凭借对课文朗读的不同方式,使学生领悟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这也对学生语文素材的积累与储蓄起积极效果。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走月亮》课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或朗读等阅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作者描写的环境背景与特点,如”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或“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等的描绘环境的语句,让学生加深对其的认知理解。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凭借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之融合,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意识[2]。
        2以思维发展为指引,开展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状态还没形成为思维模式,因此语文教师协助学生完成思维状态向逻辑思维的转变,是表现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所在。例如统编版五年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课文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父母对主人公巴迪所创作的诗与作品的相反看法,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在这篇课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出课文中的情境与营造出课文中的氛围,鼓动学生参与分角色朗读与扮演的学习方式,以此学生会对文中的人物加深情感感悟,并加强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继而再要求小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提出对巴迪父母对其的爱的看法,以此完成对学生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目标[3]。
        3以审美鉴赏为目的,开展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语文的核心素养中还包括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语文教师若想实现此目标,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逐渐完成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实现发现美、领略美与评价美。如对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暮江吟》来说,这首古诗为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著,描述了初秋江面景色。当学到这首古诗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智能科技向学生展示出诗中夕阳西沉与晚霞映江的优美景象。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展开想象,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夕阳江景图”,如此一来,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新形式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实现了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的目的。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摈弃不适合当下教学环境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转变为符合如今时代发展的教学观念与方法。语文教师还应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交流互动与课堂专业训练等因素,改良、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语感构建,并凭借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在学生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
        四、参考文献
[1]孙子建,吐泥沙古丽?玉素甫.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1):81-83.
[2]袁云霞.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4-385.
[3]许轶.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4课《问银河》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32):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