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背景下提升学生说题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张育辉
[导读] 跟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脚步,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流方式就是交流合作,此类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全体同学面对黑板,同学听、老师讲的教学方式。如今几位同学面对面的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合作,实践学习,充分的展现了民主式教学的优势,赋予学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小组中互帮、互助、互勉、互学的平台,不仅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还对学生与他人合作

张育辉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  广东  惠州  516267
【摘要】跟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脚步,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流方式就是交流合作,此类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全体同学面对黑板,同学听、老师讲的教学方式。如今几位同学面对面的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合作,实践学习,充分的展现了民主式教学的优势,赋予学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小组中互帮、互助、互勉、互学的平台,不仅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还对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意识进行了培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说题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00-01

        说题,简单来说就是将做数学题的过程按审题、分析、解答与检查的顺序规律完整的讲述出来。这里提及的说题,主要在学生对数学题的审题技巧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此间互相帮助,以此解决在审题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障碍。
        小组合作,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按照学生之间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性组建一个5~6人的学习小组,尽量做到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低、中、高三个学习层面的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一、研究内容
        (一)“说错因”
        在学生审题时,往往会出现很多学生一遍又一遍的阅读题目却百思不得其解,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的现象,并且有些题目所给出的信息相对模糊,需要学生自行推理,才能正确作答。很多学生对解读题目时经常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字里行间,缺少对题目的深层面的挖掘与分析,进而导致学生看不到题目的本质,最终解答错误。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实数与平方根的易错题:一个实数的算数平方根小于3,则这个实数可以取的整数值有哪些?很多学生只答出了0,1,4,却忽略了题目中要求正确作答的是这个实数的整数值,对这个实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否为整数没有提及,则只答出0,1,4的学生将所求的整数的算术平方根也思考在内了,导致漏下了很多解,正确的答案应为:0,1,2,3,4,5,6,7,8。
        相信也有很多学生一遇见没有做过的新题型或是题干已知信息较多的题时就会望而却步,马上就产生一个心理暗示:这道题一定很难,我可能做不出来,不用浪费时间了。因此导致学生缺乏仔细认真的读一遍题目的勇气,只好选择放弃。另外也有在考试中,学生在答题时不是看错题目就是理解错了题目的意思,或是已经在草稿上计算出了正确答案却往试卷上抄写时抄错了,类似粗心马虎而丢分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后续的试卷分析与考后反思时,心理往往难以接受因马虎粗心而造成的丢分现实。例如:-0.064的立方根是±0.4;-9没有平方根;0.01的立方根式0.00001,其中正确的题干个数有几个?这道简单题目的正确答案为有1个,但也会有很多学生因马虎而做错。解析为:0.064的立方根式-0.4;-9没有平方根正确;0.0000001的立方根是0.01。相信回答错误的同学不是因为马虎忘记了正负号就是因为粗心查错了小数点。



        (二)“说解题”
        虽然数学题目出题的方式花样百出,但说题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怎样提升学生的说题能力与技巧,我们可以按以下方面与步骤进行训练:
        1学会耐心读题
        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说题时,第一要点就是在组内培养出学生认真独立的读题习惯,面对题干较长的题目时有些学生总是缺乏耐心,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要先一起耐心的读题之后在进行说题活动。特别是面对给出的题干较长或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对疏远的内容为题目时,要先对学生培养出一种乐观的心理:题目越长越简单。同时学生要静下心来自主的将在读题过程中与所学过的知识点及题目类型相关联,主动找寻突破口,从而使学生组内说题更加高效[1]。
        2标出题中关键
        小组合作进行说题前,组员可以一起读题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可能是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或是所触及的数学专业名词等,关键词若能在审题时精准抓住,就能击中题目的要害[2]。
        3充分挖掘隐含信息
        所谓的隐含信息就是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隐藏在基本概念、原理或图形图表等中的信息。挖掘出题干中的隐含信息对正确、顺利的解题尤为重要。因为题目中被隐藏的信息可能是初始条件、变化规律等,所以隐含信息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题目隐含信息的挖掘需要结合题目的情境与过程进行分析。因此在小组说题过程中,对于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的挖掘对学生来讲是相对困难的,怎样叙述出自己挖掘出隐含信息的过程至关重要。
        例如,一个菱形abcd的边长为5,两条对角线交于点e,ae、be的长分别是关于z的方程z2+(2a-1)z+a2+3=0,求a的值。解析:大部分学生做这道题时马上会采用常规做题方法,按照韦达定理可以得出ae+be=2a-1,ae?be=a2+3,随后的解题思路就像到了死胡同一样遇到瓶颈,但是通过认真观察题目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隐含信息就是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即菱形的两条对角线能够与边长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继而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abe得出ae2+be2=(ae+be)2-2ae?be=(2a-1)2-2(a2+3)=52,得出a=5或a=-3,接下来隐含方程有根,根的判别式≥0,所以应舍去a=5,a=-3为正确答案。
        二、结束语:
        在小组说题过程中,学生在说题的一刹那产生的灵感甚至是连教师也没想到的解题思路,这时让学生说出来不但可以对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充分满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还可以协助学生迈上创新之路。另外教师打造出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说题,不对表达错误的学生进行责备并加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同时,教师还需制定一套奖励机制,将小组得分多少与学生对说题的参与性相挂钩,激发学生自豪感。除此之外,教师在利用说题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还可以改正学生解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与错误偏差,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3]。
参考文献:
[1]景祝君.借小组合作之翼 扬分层说题之帆——课例《直角三角形的复习》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5(06):44-45.
[2]贾晨璐.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35-136.
[3]邵海勇.学生说题在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中的实践[J].中学数学,2020(10):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