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桂宝
[导读]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滞后的现状,探索优化和发展小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桂宝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652200
【摘要】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滞后的现状,探索优化和发展小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35-01

        教育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而课堂是进行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场所。目前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学生,因此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地部分农村小学不同年级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三维目标分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这些课堂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二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片面。他们认为新课改的教学要积极活泼,学生参与度高,却忽视了教学效率。三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这需要教师通过艰苦的磨练和用心的理解才能形成。四是不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标准程式化,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1.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从生命高度动态生成的视角看待课堂教学,重构课堂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生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且体现了学生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发展。主体不仅是知识的代表,也是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具有教育价值和生命价值。除了最基本的知识外,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也应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学生独特的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改善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2.树立学生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师生通过对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真正的交流,形成真正的互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课堂教学片面追求一致性,不仅会导致课堂单调乏味,还会扼杀学生的才华。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容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对话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对话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形成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意义。对话课堂应面向每个学生的不同要求,注重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和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加强学习者与他人的沟通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教师还可以组织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课堂教学形式。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群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教学的有序进行。


通过群体间的人才流动,学生可以与不同的学生进行合作和竞争,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为基础,正确选择教学方法。首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参照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互动学习,自控学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帮手、向导和顾问。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加强教师自主学习。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的内容,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通过参加培训活动,认真学习和体验新课程的新理念,从教育功能、课程设置、教师、学生、教学等方面更新新理念。此外,教师要自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相邻学科的知识,从而整合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2.提高教师的沟通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日常教学问题、教育问题、改善教学环境,而且影响教师的协调合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3.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师的专业需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教学研究意识。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增强科研意识,认真学习科研理论和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从中发现问题。教师也要善于批判性反思,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我检讨和自我总结,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风向标。学校和教研部门在运用评价时,要防止二个倾向:一是用优质课、比赛的标准、要求来评价教师常态课的质量;二是评价标准程式化,不分学科、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素质机械地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以评促建”,通过评价,促使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过程”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以评促改”,通过评价,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要“以评促学”,通过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不断凸现,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要“以评促优”,通过评价,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范式、课堂常规达成共识,为广大教师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标准,从而使多数课堂的教学更有效。
        三、结语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行为,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农村小学教师要立足实际,通过不断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不断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国振义.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J].才智,2017,(06):130.
[2]段新平.小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99.
[3]刘宏魁.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上),2018,(04):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