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下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范森东
[导读] 目前,国内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拥有率低。

         摘要:目前,国内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拥有率低。而我们的生活又必要有水资源支持,其在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我国对水利工程不断地进行建造,进而确保水资源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这也能够更好地对干旱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行预防。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控制和调配。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质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以及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面临问题;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其高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设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地出现各个部门里,其弊端越来越明显,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许多的一线工作人员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如果无法妥善地解决这些难题,现代经济的发展就会严重受阻,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无法得到真正提高。鉴于此,更新换代,与时俱进,创新水利建筑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尤为必要。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做到开拓创新,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打破传统的水利管理模式,针对其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促使水利建筑管理持续、健康的发展。下面从具体问题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实现问题的合理解决。
1新时期下我国水利工程出现的各种状况
         1.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不科学,造成的浪费现象严重
         前期的立项工作,十分关键,与管理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中,由于方法不科学、不规范,完全忽视其可行性,对周围的环境也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分析,所以其运行的成效较差,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出面干扰,不可避免的出现浪费现象,造成实际建设与管理的严重脱节,最终束缚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全面提高。
         1.2管理观及方式陈旧
         在实际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中,特别是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企业,其管理理念以及手段都较为陈旧。在管理的时候,不能根据自身问题来进行解决,工程建设太多依靠上级的命令以及安排。一般情况下,往往使用粗放管理手段,管理企业职工实际收入比较低,并且工作效率比较低等问题也较为普及。
         1.3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水利工程中施工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专业知识水平对于水利工程的开展、质量的保证、工期的长短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项目中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性,部分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偏低,工作态度较为消极、懒散,进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队伍素质水平,使得水利工程开展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阻碍,这就严重拖延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导致了建设成本的不必要消耗,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严重者还将影响企业的形象与声誉。
2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思路
         2.1?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日趋健全和完善中,解决问题需要一步步地进行,而想要确保各项工作的成功完成,就需要通过目标和方向的制定。

在面对水利工程的诸多问题时,作为管理要做到创新管理思维,把与水利工程管理不符合的目标,彻底抛弃,敢于打破常规的模式,切实研究先进的知识和内容,丰富和拓宽学习的范围,从中汲取广阔的资源,用在制定目标上,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及时弥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足,探索出适合水利工程发展的方案,从而实现多种目标的综合治理,以促使水利工程管理持续、协调的发展
         2.2创新管理方式
         要由根本上确保水利工作灌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水利工程企业需要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以更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结合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在新时代下根据科学发展原则,拟定完善水利工程灌溉的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特别是各个部门紧密的合作。负责水利工程的主管部门需要和水利工程开展管理部门间更紧密的配合,相互间需要加强沟通水利管理、维护等问题以及规范不同水利工程埃技术的问题,加大对不同地区水利工作内容开展不同程度了解,水利有关部门和政府部门配合对于管理而言极为有限,对水利工程工作效率全方位提升能力也有较大的意义。不同部门间还要相互监督、帮助,让水利工作秩序可以始终保持在较良好的状态下,这种创新管理方式也能对我国水利事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3建立水利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水利施工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从而达到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例如,当水利施工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或者技术性失误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相应处理措施,令施工人员认识到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工作警惕性,降低失误概率,做好施工建设工作。水利施工规章制度可以细分为奖惩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当施工人员达到规定水利标准后,水利管理者可以适当增加薪资待遇,提供优质的工作岗位,让施工建设人员能够提升工作积极性,保障项目质量安全可靠性。遇到施工不达标人员,水利企业要对其追究误工责任,并进行绩效考核处罚,对其降薪或者开除处理,从而增强施工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升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4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大工程项目,具有耗时长、要求质量高等特点。由于参与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启动与完成,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求其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技能操作。为了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需要自身重视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如借助网络平台、辅导班等多种学习途径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学能力,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完善技能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求企业给予足够重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知识宣传教育。比如举办技能知识考核大赛,在比赛中相互切磋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互取长补短,准确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能够通过各种资源进行弥补与提升,促进员工间的良性竞争。
         2.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队伍建设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水利工程养护和管理中投入比较多的资金。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队伍往往存在消极的态度,并且对监督管理部门不够信服,进而导致水利工程养护管理较为滞后。为了充分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需要不断强化养护团队建设,提高人员工作水平。一些管理单位需要制定员工激励机制,定期进行岗位培训,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在工作过程当中,需要管理单位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激发水利工程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健全的工程管理和养护队伍,进而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束语
         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动力。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占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8(24):105-106.
[2]冯晓艳.水利工程的管理及养护问题[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2):63-64.
[3]陈燕.浅析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4):95-96+98.
[4]胡旻.基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管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2):231-234.
[5]苏立强.浅谈水利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8(12):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