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易冬斌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时间久了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乏味,而作为初三历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创设各种教学策略,以帮助他们更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中的人事物经过一代代先辈传承至今,其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和人物品质值得我们后世所学习的。所以,在教育领域当中开展历史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环境就是教室,这其中教室是载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辅助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率是目前初三教师的主要任务。
一、初三历史教学现状
        首先,我国大部分初三历史教师基本上都是带多个班级,所以他们在教学时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认为只要教学任务完成即可,遇到教学问题也是草草了事,这是初三历史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其次,很多历史教师都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而且一直沿用,通过教材、黑板以及口述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式教学时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最后,初三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再加上在指定的时期需要体育考试,所以大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就会将注意力放在中考上,而且初三的课程众多,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甚至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会放弃学习,从而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1]。
二、初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兴趣培养、促进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过去单一的教学当中教师的讲课十分单一,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和接受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会成绩较差不喜欢历史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计算机作为技术产物并以多媒体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形式运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可以将知识的呈现方式为图片、音频、影视等多元化,使抽象变形象,从而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更轻易的理解。作为初三历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并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在多元化教学展示的设定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部编版初三上册学习到“古代埃及”这一内容时,历史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用PPT的形式展现,插入图片和视频。在课堂开始之前,历史教师给学生播放一小段埃及繁荣时期的小视频,最好在5分钟左右,这样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之后的教学做铺垫。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每一章节当中都准备一小段视频或者图片的插入,以不同的效应来更新学生的眼球,从而达到最佳的兴趣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并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

                                                                                   
(二)营造氛围,提高效率
        上文提到过学生主要的学习环境就是教师,而课堂教学的氛围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参与心理和效率。初三历史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时都找一段与课题相关的背景故事讲给学生,并且在讲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例如:在部编版初三上册学习到“古代欧洲文明”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故事,在课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战争图片,并附加战争激烈的配音,然后给学生讲一讲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波斯希腊温泉关之役,经过教师的感情讲解和图片与背景音乐的衬托,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欧洲文明和惨烈的战争,从而使学生产生遐想和感受意境,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生合作,发掘潜力
        学生在九年级所处的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而且不同的学生思想上也各不相同,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不一样,很多学生本身就喜欢历史,部分学生在教师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下逐渐对历史感兴趣,只有少数学生对历史完全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历史课程。这就要求初三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并分析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看法,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古代日本”这一可是内容时,教师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日本这个国家”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这时大部分学生就会因为二战的影响对这个国家及其厌烦,也有的学生会感叹道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发达,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讨论当中,并观察他们对历史学习的态度,然后以此为引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创设一个积极地课堂氛围,而且也可以在师生互动当中使教师观察到学生的历史学习实际情况,从而为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创设做铺垫[3]。
总结: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各方面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丰富历史课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治品.以生为本 有效整合——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11):137-138.
[2]张学军.冲突,互动,生成——历史与社会学科“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2):202-203.
[3]马永昌.历史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中华少年,2020(08):245+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