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情境教学、学中导思、学后导果的方式,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本,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尝试
前言:导学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在交流中进行有效的点拨、提高,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想要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与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那么如何巧妙有序的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教学经验,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想: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并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行业的教育者多年总结的教学经验,并且导学式教学法不仅被应用到了体育学科,其他学科领域也有涉及,并起到了良好的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我效能感;导学式教学法在比较传统教学法时,更能够凸显出教学上的优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板书或者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怎么教学生便要怎么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导学式教学方法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上的弊端进行了改进,在课上着重突出学上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前导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前进行学前导趣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动作技术。例如,在小学体育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采用平铺直叙的技术动作讲解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学前导趣的教师方法,让学生先进行球赛的观赏,一般可以播放初中部或者高年级同学的比赛视频,当播放到比赛的精彩镜头或者与本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进行回放或者暂停;这时,学生们通过观看激动人心的比赛视频,情绪已经达到空前高涨,要适当的鼓励学生,只要同学们努力练习,也能达到这种水平,并可以有机会参与到比赛中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中。
三、学中导思,创设情景,启发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情景便是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种途径,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到教学中。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这项技术动作的讲解时,老师可以在学习前为学生进行问题情景的设问,什么动物跳的很远呢?这时候,便有同学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回答:青蛙、袋鼠......这时候,老师可以进行第二轮的设问:有没有同学认真观察过它们为什么跳的那么远,它们在起跳之前做了什么准备吗?你们能够模仿一下这些小动物吗?在老师的提问之后,学生根据自身的了解便自发的进行了模仿,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在没有接受到正规技术动作教学时动作模仿的有八成像;在老师的巡回观看中,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经过同学们的自主模仿之后,同学们也有所领悟,并且也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明明模仿了,还是跳的不是很远呢?这时候,老师要及时的进行正确动作的讲解示范,要求同学们进行正确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深蹲、前倾、蹬地;配合双手的摆动,协调身体,在最后蹬跳的同时两手手臂积极的向上摆起,跳出。接着,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对老师的正确示范动作进行模仿,更能深切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正。
四、学后导果,不断提高
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能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我们要转变这种应试背景下的思维模式,要将学会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这也是学习的本质;另一方面,学习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运动技能及生活技能,在学习的同时,加强自身对于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后导果这一重要部分。
在定点投篮这一技术动作的学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十个数量的投球记录,并且让班长协助进行每位同学投进个数的记录;最后将投进个数进行排名,让投进个数较多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投球技巧,并且在学生进行动作分享之后,老师要及时的为学生总结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接下来,老师组织进行第二轮投球练习,相对于第一轮练习来讲,学生在掌握了动作要领的情况下,投进的个数要对于第一次要多;两轮练习之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并且给与优胜组一定的奖励;比赛结束之后,发现,比赛的结果比起第二轮练习,投进的个数有所减少,接下来,老师要求最后一轮练习,这次的练习不以比赛为前提,同学们进行自主练习;当四轮练习结束之后,我将同学们进行集中,一起进行总结,总结结果如下:在第一轮的投篮中,由于同学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完全依赖于自身的感觉去投,因此投进的个数比较少,当第二次投篮时,这时候,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技术要领,因此,投进的个数比第一轮投进的要多;到了第三轮比赛时,由于同学们的技术水平不高,并且在极其紧张的氛围中,容易导致发挥失常,因此,投进的个数比前两次甚至都要少;到了第四轮投篮时,同学们反而放松了下来,投进的个数又进一步上涨。
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的科学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发展。
五、总结语
导学式教学方法就是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学习经验,从被动的学习到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过渡过程,使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于进步。
六、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王祖琴.导学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许燕频.案例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