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要有阶段性特点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梁方妹
[导读] 高中语文课程长达三个学年,不同学年课程内容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年相应的语教学形式都应该不一样,都应该各有自身特色,各自有所侧重。

广西南宁市武鸣高中  梁方妹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程长达三个学年,不同学年课程内容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年相应的语教学形式都应该不一样,都应该各有自身特色,各自有所侧重。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独有特点开展语文教学,要根据具体学情进行高效教学,要善于从经验中摸索出科学的教学规律。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语文课程教学。笔者将根据从教几年的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谈一谈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些许感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特色;教学规律
        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高一的课堂要有一种情怀
        曾经某次开学第一课时,有学生问我,什么是语文?我笑着回答说,语文就像心灵鸡汤,能给予人心灵上强大的力量。当你心情郁闷烦躁时,读一首诗或是看一篇美文都会让你心情自然舒畅;当你想表达某种情感时,语言文字能够传达你内心最真切的东西;最重要的,我们能从语文里感受到人类最伟大的真、善、美。
        高一语文课堂需要一种心境,需要一种情怀,通俗的讲就是一种“语文味儿”。从学情的角度去思考,高一学生都是刚刚从下面乡镇上来的初中生,由于地方教育水平的局限,他们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视野狭窄的特点,或者可以说是语文阅读量的严重匮乏。作为初中与高中的衔接点,高一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奠定着整个高中三年的基础。因此,高一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模式,在探索一条能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语文世界的道路,尽量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语文融于我们生活中的情怀。毕竟,生活即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比如在上课文《再别康桥》时,不仅要让学生多次尝试带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还应亲自示范朗读,播放视频朗读。通过模仿朗读,学生自会发现现代诗的独特韵味。在《雨巷》教学中,还通过举行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充满诗意的课堂中来。语文不像其他科目,我们不仅教会学生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点,还更应该抱着无私的心境从更深的层面去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人生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我想这就是语文课的精神性、人文精神素养的内涵所在。在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我们除了给学生了解当时纳粹对犹太人的残暴杀害,还应给他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我们中国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以及2014年的首个国家公祭仪式,还应给他们认识一位因揭露南京暴行而死的爱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这些课外的拓展,都可以让他们直观地通过视频进行了解。在古代山水游记单元中,《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这几篇目在江苏卫视《品读经典》节目中也有相应的期目,这些文化类电视节目也都值得给学生观看。朗诵会、视频课、课本剧、现代诗歌原创比赛等等,我们对高一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感受到语文的深刻魅力,能够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除了引导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我们语文老师还应该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哥哥姐姐一样,时刻关注他们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成长。比如要求他们每星期写随笔,养成有感而发,勤动笔的习惯.“生活当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生应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况且“写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随笔可以他们提供一个练习的园地,尽管他们的文章不是很成熟,甚至有点幼稚,但毕竟都是他们内心深处对高中生活的想法和感受,都是一颗颗火热的灵魂在跳动。随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像一位朋友那样与他们进行交流,在与学生的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中,我们教师就会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师的乐趣,同时也会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
        二、鲜活的思维是学生的内核,高二的课堂以灵活引导为主
        《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因此在高二的课堂里,侧重点应是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实践。
        高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二就要上升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了。我们教师的的责任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还应该懂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结论,让学生学得活,让学生拥有鲜活的思维。比如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口。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提出疑惑.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在课堂教学上特别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这一点上,我给大家展示我授课过程中的其中一篇课文。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正确朗读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刻体会豪放词的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准确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感受词的豪放风格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给大家看一个视频.(三国演义片头曲)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最喜欢三国人物中哪一个?还记得赤壁大战吗?(投影赤壁大战ppt)好,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关于赤壁大战的词.(板书题目)同学们看题目,“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才是题目,怀古,即怀古诗,大家还记得怀古诗吗?(投影怀古诗相关知识)而在这里,苏轼要咏怀什么呢?这个,将是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都说好的朗读能激发一首诗的生命,现在咱们先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首词。
学生1、2示范朗读----教师范读
        (四)自主合作探究
        1.请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句词。(可从意象、意境、人物形象、思想等方面入手)
        2.提出关于这首词的疑惑点。
        (五)结语
        人生就像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苏轼特别洒脱,把就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从语言风格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迈,放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板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豪放:江山 历史 人物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情感:豪迈奔放  旷达
        如上教案所示,我的课堂已经交给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主要是想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能够在探索疑惑的过程当中挖掘到课文深刻的东西。我想,通过自己动手得来的知识肯定比老师直接灌输的要更为深刻,同时,学生的思考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可以为高三系统题型的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课堂的的充分预设是十分必要的,越是灵活的课堂,对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就越高,毕竟几十个学生的思维碰撞总会擦除闪耀的火花。因此,该模式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学生有所收获,其实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教学能力的促进,正所谓“教学相长”。
        除了与大家分享我的课堂案例,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一个与课文无关的教学实践。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教的学生能够诗意地生活,在为青春理想而努力拼搏的同时别忘了灵魂的存在,所以,在高二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同时,每次语文课前五分钟的《为你读诗》环节必不可少。《为你读诗》是由Be My Guest(中文名:尚客私享家)携手中国20位各领域翘楚共同发起的诗歌艺术活动,倡导一种摒弃浮躁和麻木,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方式。希冀以读诗的方式,为现代社会中奔忙的人们,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每天课前五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现代诗歌的唯美韵味儿,我想,这不仅能体现出这是一堂充满语文味儿的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日常中得到心灵的片刻反思,只有反思,人才会更懂得路该怎么走。就这样,每天一首诗,孩子们享受其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灵魂的跟进。俗话说吃饭总要有些点心,我想每天一首诗就是学生的“点心”了吧。
        三、没有做题就没有发言权,高三总复习要精细而系统
        有了高一高二阶段的语文素养基础,接下来高三就是全面进入试题的环境了。我们老师从进入高三的那一刻起,高考题、月考题、周测题、专项练习题等都不要落下,交代学生写的每一道练习题我们自己也要写,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做题体会跟学生进行交流,换位思考,从学情角度进行科学备考。每一次的试卷讲评,我们都要懂得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做题情况出发,精讲多练,各个击破。
        当然,有了做题还不行,还要懂得强调学生对知识点、题型的归纳总结,系统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语文学科其实跟物理化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常考题型和答题公式,比如小说题里的作用类型题,常考的就有小说标题的作用、某一情节的作用、某个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这些题型答题要点总少不了对小说主题、对小说情节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相关题型的答题归纳的话,很容易答不到得分点,答得宽泛的。每一道题的评分都是看点给分,看菜吃饭的,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再三强调学生的知识点系统归纳总结,就像是带上公式上路一样,万变不离其宗,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轻松应对。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建议学生每天要挤出半小时的时间读课外书,看文摘类杂志、看名著小说等.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地追求。高三备考的环境是紧张的,但我们也要让孩子们能够在课本和试题以外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时刻保持灵魂的跟进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每个学年都有着明显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和内容,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意识到这个课程规律的存在,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在教学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人生的终点不是高考,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尊重。回顾从教几年来的教学,也许很多做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有遗憾所以才会有进步的空间。我们,一直路上。
【参考文献】
[1]邓彤.文学教育的基本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05,(2):13-15.
[2]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报,1993,(5):23-24.期.
[3]蒋成瑶.阅读教学的四种对话关系考察[J].语文教学参考,2004,(5):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