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藏宝军
[导读]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教学越来越要求高效性,要想对幼儿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同时每节课堂都保证具有效率,课堂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新疆叶城县吐古其乡幼儿园   藏宝军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教学越来越要求高效性,要想对幼儿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同时每节课堂都保证具有效率,课堂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幼儿教学以玩为主,怎么“玩”是一项难题,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制玩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是不错的办法。但教师需控制好整个过程,幼儿思维开放且自由灵活,时常不按教师规定的要求走,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掌握掌控全局的能力。自制玩教具,让学生融入其中,通过个人或多人合作开展活动的方法,制作学生本体心目中想要的玩具,这既能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自制玩教具;幼儿;活动应用
        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以看出在低段学生时期,教师需要仔细钻研教学方法,侧重学生思维的培养,自制玩教具的引入可以结合学生的趣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在低阶段学生教学中,有丰富多样且变换无穷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去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式。现阶段,自制玩教具策略已经被广泛使用,那么就证明这个策略方法是很有效率的。在幼儿时期,教师运用自制玩教具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运用自制玩教具引入课堂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自制玩教具的合理运用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配合完成,单方努力,只会徒劳无功。同时,开展活动,场面容易混乱,教师需合理分工、科学分配。
        一、运用美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审美
        美育、德育、智育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要求,这些核心素养要从幼儿时期开始抓起,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利于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审美发展,开始送孩子去上美术的相关课程,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让幼儿自制美术教具,不仅培养了孩子审美能力,也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特长。美术不仅仅拘泥于绘画中,各种编织、折纸、剪纸、粘土等也都运用了美术性,美术无处不在。
        例如,在培养幼儿审美动手能力的《水果列车》活动中,在这结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引导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人物、动物等,丰富画面,让学生自主制作。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材料,比如:一列画好的水果火车、绘画纸、油画棒、一些人物简化图形,接下来引导学生动手涂画自己想象中的水果颜色,可适当让幼儿大胆丰富思维去涂画,添加人物、小动物,丰富画面。在此活动中,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年龄小的幼儿刚开始学习只能从基础手工、基础绘画着手,从各种手工材料中促进幼儿动手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复杂的反而不容易掌控。
        二、观察科学,利用科学材料开展趣味活动
        生活需要科学,科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精密有序,使万物和谐共处。


一般在幼儿时期都会产生自己的愿望,航天员、医生、教师等这些都是幼儿想要成为的目标,为什么小时候会产生这种目标呢,因为这些关乎于科学,幼儿认为这些职业会对人类有所帮助或者是在他们眼中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所以在这个时期开展科学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其中自制教具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与对未来的目标的。教师在开展趣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演示、一些科学现象的验证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意识。
        例如,在幼儿科学实验《用洋葱写情报》的趣味活动中,幼儿肯定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洋葱可以写情报呢?在这个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要准备科学材料,比如:一颗洋葱、一张白纸、一个酒精灯,把材料准备完成后,教师先做一边演示动作,随后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实验,首先把洋葱的白切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揉搓眼睛,其次用它在一张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等纸晾干后在火上烤一下。这其中的原理就是洋葱的汁液留在了之上,能够使纸发生变化,产生一种透明的薄膜状物,由于这种物质比纸更容易着火,故在酒精灯上一烤,纸没有燃而它先焦了,用葱白写的字也就出来了。利用幼儿没见过的现象去开展趣味活动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动手制作。
        三、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小孩的天性就是玩,玩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体能与脑力,让小孩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才能。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孩子可以主动投入轻松愉快地游戏中那么游戏活动就必须有趣味性、易操作性、科学性。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幼儿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坚强意志,这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次粘土捏造游戏形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积木、大量一次性筷子、粘土等简单易操作的材料,这些材料看似简单实则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积木和筷子的结合只要孩子想象力丰富敢于想象,敢做,无数奇妙的组合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粘土也是同样的,在孩子们的玩捏卖弄下一尊尊奇形怪状的物体来到我们身边接下来引导幼儿模仿卡通人物,他们喜欢的动漫角色来捏粘土,让幼儿捏造完之后在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丰富角色,不一定非要与原角色一摸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捏造。在这样的游戏中既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还可以带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可以更好的利用幼儿爱玩的性格去教学。
        总结:在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操作、动手的方式教学,一改传统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方式,也应和了此阶段幼儿的性格特点。在通过自制教具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实践探究中,教师让游戏、竞赛、艺术、科学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幼儿时期动手的提高可以为家长减轻负担,也可以培养幼儿脑力思维,促进创新意识的产生,因此,教师与家长需要注意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练就一双巧手,为日后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朝霞.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7):93.
[2]罗丹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在游戏活动中的设计与应用[J].儿童与健康,2019(06):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