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五定位”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高复亮
[导读] 高考作文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从文体、立意、构思、题目和材料五个方面定位,定位准确了就会写出一篇佳作,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      高复亮

[摘要]高考作文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从文体、立意、构思、题目和材料五个方面定位,定位准确了就会写出一篇佳作,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作文    定位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看,高考作文命题愈来愈显宽泛,考生们会觉得容易写,这其实是一种错觉,从考生作文得分率的低下便可知道。作文表面上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便写作,不给自己的作文定位,作文就上不了档次,提不高品位,得不到高分。。所谓定位,就是作文前把自己的思维定在某个位置上,把自己和写作的进入定位在某个恰当的角度里。因为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功能也不同,正如爬山登楼,站在不同的层次和高度,所见到的景致也不同一样,所以大学问家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高考作文中,重视作文定位,重视定位操作,就不会马失前蹄,功亏一篑。那么高考作文有哪些定位?如何定位呢?
        一.文体定位。例如选择了文体是议论文,那么,在写作时必须要按照议论文的基本行文思路,观点鲜明,论据翔实精当有说服力,论证过程要严密有逻辑性。如果选择了写记叙文,就得按照记叙文的行文思路来进行,能够体现出记叙文的基本特征,记叙顺序如何安排,语言力求生动形象,人物形象力求鲜明.如果选择了写散文,语言要力求流畅,抒发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怎样的思考,有什么样的理趣。文章有体,正如人有各种服饰一样,中山装不会类同于西装,高考作文也一样,一定要符合文体的要求,虽然高考对文体的要求日渐宽泛,但高考淡化文体是从考生选择范围而言,当考生选择好一种文体后,就要像一种文体,否则四不像,不伦不类,是不会得高分的。
        二.立意定位。我们历来重视文以载道。文章以意为先,意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是历来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元代程端礼说:“作文以立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繇将军号令,句则其髀将,字则其兵卒,事料则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可见文章的立意非常重要,实际上高考作文的好坏、成功与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立意是关键之关键。比如2007年的高考作文: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站着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长、和学校,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有的考生则写社会对学生的不关心,学校对学生只要求成绩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得不关心,家长只看成绩而不顾其他的情况的不关心,这样的定位显然是失败的,因为高考是挑选人才,而人才必须又红又专。那么怎样的立意定位是好的呢?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要有对假、丑、恶的鞭挞,要积极进取而不是消极处世。  
        三构思定位。构思就是作文前的腹稿,是思维走过的道路。例如2007年四川卷要求以“一步与一生”为题作文,命题意图显然在于强化考生的责任意识。本题的常规思路有1.一生的辉煌,来自于走好每一步的积累和付出;2.关键的一步将成为一生的转折(比如突出人生虽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而高考正是其中之一,它通向一个莫测的命运、一个美丽的梦想、一个崭新的天地);3.万一走错了关键性的一步,将带来一声的遗恨。但也可以创新思路1.一部毕竟只是一步,走好这一步,未必能创造整个人生的辉煌;2.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你一辈子的天空都充满了阴霾,人生不乏变数,走错一步路,还可以弥补的。一步雨一生不是个新话题,但换一种眼光看命题,就能做到“;老井深淘出清泉”了。另外要千方百计把作文的材料与“自己”的生活嫁接起来,写自己的东西。


因为写自己的东西好写,这是生活的常理也是作文的常理。这里的“自己”既包括自己生活的实践,更包含自己阅读的作品,因为考生生活枯燥,借他人材料为己用,也许是实用有效的策略。从微观上看,要力忌“假大空”的语言,文从己出,富有个性,则是最基本的要求。行文时要有波澜,有铺垫,有抑扬。结构上要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题目定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说来,好题目应是切题、形象、有点文化意蕴,议论文的题目最好以观点型为主。比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的题目,既能紧扣材料,又贴切形象,还有比较深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阅卷老师看到你的作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题目,这第一眼,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五.材料定位。1.开头定位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看来开头非同寻常,马虎不得。对于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来说,往往怎样的开头便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体走势,如是顺势则能势如破竹,一气呵成.比如2007高考作文一卷某位考生的题目是《给我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开头引用材料,单刀直入引出主题,显得简洁而有力。“亚马逊草原上有一种鹰,当幼鹰长到一定年龄时,母鹰就会对幼鹰实施折翅飞翔的训练,翅膀折断的小鹰从妈妈那里得不到任何救助,因为妈妈只教给它战胜痛苦超越自我的方法。最终这种鹰成为天空的王者。”接着直接切题,相比之下,成人又如何给跌倒在成长路上的青少年以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呢?例如全国卷二有位考生的题目是《微尘之光》,开头是这样写的“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可以献上小溪的清澈潺缓;没有大山的巍峨险峻,可以献上原野的葱郁坦荡;没有太阳的光芒万丈,可以献上烛火的一隅光照”。运用排比的手法显得很有气势,也彰显了考生的语言功底,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同时还照应了题目。2.主体定位  主体部分是作者文章的核心,能彰显作者的心志才华,也决定着文章的内容是否充实,就是古人写文章时所谓的“猪肚”.如2007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作者联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处于寂寞中的人物如纳兰、李煜、陆游、王维、林则徐、韩愈等,联想到了诸如“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红酥手,“黄腾酒”、“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化作春泥更护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等等诗词名句。是文章内容充实丰富,立意深刻新颖。3.结尾定位。古人常把文章的结尾说成是“豹尾”,是指结尾要简明有力,好的结尾能使文章升华。 “行百里者半九十”应当切记,有时候,结尾处随便,会得个“大意失荆州”的惨局。好结尾常让人留连忘返。例如2007高考满分作文《给我重新站起来的力量》的结尾“如果你爱我,请不要失望于我的跌倒,要希望于我的成长;如果你爱我,请不要亲自把我扶起来,只须指引路在何方;如果你们爱我,请给我重新站起来的力量。”排比的方式再次扣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考生啊,当你走进考场的时候,当你拿到作文题的时候,当你提笔写文章的时候,请你先给作文定定位。犹如人生,每个人如果将自己的位置定准了,哪他的人生将是很精彩的。多想想作文“定位”这两个字,也许这是你作文得高分的一根拐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