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整合思路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李迎群
[导读] 在传统教学理念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往往陷入了教学困境之中,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并且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课堂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构建。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闫庄镇中心小学  李迎群

摘要:在传统教学理念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往往陷入了教学困境之中,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并且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课堂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构建。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投入之中,信息技术成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带来了更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并通过信息技术特有内容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点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在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结合方法中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完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功能,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道德法治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道德教育体制中最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也是组成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思想品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成立的主要目的。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为了有效推动素质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之下开展相应的生活与学习行为,提升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科学性,便需要借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加以辅助,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思想升华水平。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思路
        在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之中理论性学习,而忽视了生动性和形象性内容的植入,让学生单凭自身思维来进行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谐氛围的构建,也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造成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低迷情绪的产生。所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创新与优化教学思想,构建合理的、生动的教学内容,并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产生更为直接的理解,更好的进行相关内容的主动学习与探究。
比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在讲解“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身边的诱惑”这些内容时,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和电子游戏而荒废学业,成为不良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事例,让学生感性地认知这些不良行为,再通过小组讨论、老师板书提醒,让学生拓宽思路,明辨是非曲直,加强思想道德观念。这种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会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和手段,能够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毕竟信息技术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影响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主要技术。因此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之中,信息技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能,以此让学生在课堂之中真正的成为主人翁,主宰着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思维。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再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领导者,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感受到主体性地位的价值,更愿意在课堂之中开展个性化与差别化的主动探索与分析。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创造丰富的、生动的教学内容,以探索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路线,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开展自主观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与独立思考,以此将主题内容融入到信息技术环境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互动性的实践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由性与轻松性,愿意在课堂之中更好的配合教师开展相应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积极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望。
        三、使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为了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便需要与学生进行一个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所营造的和谐氛围之中,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其对于各类事物的好奇心理也比较严重,会更加喜爱小故事。老师要结合小学生们的这一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播放和其知识内容相关联的故事,使用故事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发挥出故事给予的魅力,增强学生们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把理论和故事较好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可以明白并感悟出相应的道理。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植入信息技术内容,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有着巨大的意义。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水平,更能够强化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乐趣与魅力,体会学习的快感,增强学生在自身思维和行为中融入道德与法治内容,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强化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仪平.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88.
[2]高本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要求[J].福建教育,2016(39):49-50.
[3]蒋福军.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宁夏教育,2017(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