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邱俊红
[导读] 基于分析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对策。主要通过尊重差异,全方位了解;科学分组,组织合作学习;分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三种策略,从整体上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能学有所得,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和意愿,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邱俊红   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  344900
【摘要】基于分析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对策。主要通过尊重差异,全方位了解;科学分组,组织合作学习;分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三种策略,从整体上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能学有所得,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和意愿,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差异化  数学教学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91-01

        在课改教育体制的全面推行和实施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当前, 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可以说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和吸收程度。因此,只有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征,才能确保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所以,数学教师应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尽最大限度上保障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有所得,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尊重差异,全方位了解
        对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兴趣喜好、数学水平、学习特点和发展潜能等等方面的差异,并为学生拟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让学生的数学潜能和学习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获得全方面的发展。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其难度大范围广,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1]。所以,数学教师只有全方位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确保差异化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
        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前、中、后三期,进行数学基础的测试或调查,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进展和特点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和学习内容,让差异化教学发挥最大化的价值和功效。
        二、科学分组,组织合作学习
        为了进一步落实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可以按照测试或调查结果,为学生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坚持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将小组人数控制到6人左右,为学生设置层次化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形成优势的互补,共同完成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从形与数两个方面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并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抽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让学生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去分别探究y=x+2,y=-x+2,y=x2,y= 的图像,观察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变化,鼓励学生去总结其规律。从而数学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为不理解知识的同学进行讲解,直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将知识“吃透”。
        三、分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所谓差异化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突出差异,所以,数学教师就要让差异化教学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就可以开展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进步,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综合能力[2]。因此,数学教师就要为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并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B层次的学生:数学水平一般,具有一定的知识接受和消化能力;C层次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效率较高,其数学思维比较发散。从而,数学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符合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可以按照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对于A层次的学生,就需要让学生会把部分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成一次不等式组进行求解,属于对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和巩固;对于B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在A层次学生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求解,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对于C层次的学生,在达到A、B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可以去自主探究不等式的运用,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并且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完成对应任务,尝试去挑战和突破下一个层次的目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从整体上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数学教师精心设计的差异化教学方案和目标,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去完成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点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健生.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5).
[2]罗丹[1].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实践研究[J].精品,2019(1):085-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