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化思考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刘利平
[导读]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

刘利平   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中学校  629000
【摘要】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提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33-02

        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变化,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创新,尤其要认识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将课堂教学提问方式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方式,尤其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全面创新发展,促进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同时总结分析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希望使高中教师在有限的化学课堂中去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际水平。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堂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探究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也不能够真正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必须要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明确问题,为制定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提问过于频繁
        尽管新课程背景下鼓励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频繁的说话讲解,就频繁的提问,这种情是教师误解了课程教学的理念,频繁的提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的厌烦心理,同时频繁的提问仍旧是让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太多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一个是重点,从而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1]。
        2、提问的问题过于死板
        教师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所涉及的问题过于程序化和死板,这主要就是因为当前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单一的刻板。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都是针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提问,而没有争脱教材的束缚设计脱离教材但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的问题。这就导致教材本身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不用教师提问学生也会得到这些问题。这种程序化的、按部就班的问题设计,会限制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挥,一切,不能够抓住重点教学内容,不利于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高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措施思考
        意识到有效问题设计的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应该着重思考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进行有效问题的设计,通过设计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让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注意问题提出的时间
        课堂问题的提问不是随机的脱口而出,而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抛出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很大的反响。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问题的提问可以在三个阶段的进行,课程导入、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巩固。提前和延后的提问都会大大降低提问的有效性[2]。比如,如果对于一堂稍微深奥和难以理解的课程,就应该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进入课堂,从而引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同时,当一堂课讲解完毕,要加强向学生的印象和深化知识,也应该进行问题的提问,而且问题的提问必须要有概括性和总结性,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够更好地吸收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2、设计有趣味的问题
        问题的本身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学生感到阻碍和困难,特别是一些较难的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望而生畏。要想使得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保障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问题具有趣味性。


比如在教学《获取纯净的水》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其实我们生活中的饮用水在处理之前都是很脏的,大家知道,都是利用什么基础进行处理的吗?在其中运用了那些化学手段呢?由于学生听到自己和的水原本是脏的,立马就感兴趣了,想探究很脏的水是通过怎样的技术达到引用标准的,从而积极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他就,进一步加强对《获取纯净的水》这一内容的教学。
        3、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和问题提问之前,应该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还要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两者基础上,根据学生想要掌握的知识以及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有效设计,才能够保障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这样的问题设计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才能够更好的通过问题展示出教学的真正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必须坚持“四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师提问要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积极思考,有探究问题的意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如:学习“电解质”时,可以提问:“同学们,在医院做心电图时,医生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是氯化钠溶液而不是酒精溶液,为什么?”有学生说:“因为酒精易挥发。”有学生说:“因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消毒。”显然此时学生的思维是盲目的,老师引导提问:“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什么条件?患者身体上绑的仪器起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老师的点拨,思考讨论后得出:“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电流。”从而得出结论:氯化钠是电解质。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一语道破天机”,而是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获取知识的途径。这样的设问能顺利地把学生引入学海之路。
        2、趣味性原则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实际生活进行提问,还可以结合夸张的教学情境进行提问,使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趣、有味,才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才能觉得教师的提问内容精湛、值得品味,也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生活性原则
        化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化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作用。如:在教学《生活中的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时,问:1.“为什么红酒越陈越有一股特别令人陶醉的香味?”2.“为什么在烧鱼时要加些红酒和食醋混合去腥提香?”并同时做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演示实验,当学生亲眼看到碳酸钠溶液表面凝结着一层油状液体并闻到这层液体发出来的特有香味时,自然会结合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进入积极思考的情境中。这样,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激励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基础、生活阅历参差不齐,所以,教师提问时,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基础等实情,因人、因境而异,尽量提问能使学生回答上来的问题。即使学生答不上来或答不正确,教师应该进行鼓励,不能讽刺挖苦,要及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对于暂时学困生,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充分准备,把握他们的知识起点,使得他们也能享受学习的愉快,收获一定的成功,不至于在不断的“听不懂、弄不清”中失去信心乃至放弃学习;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仔细揣摩易错处,巧妙设置问题陷阱,抓住机会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可以增强课堂实效,避免学生更多的出错;学科优秀生往往在本学科的学习中思维灵活且发散性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问题培养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重视对高中化学教学课程的调整,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授学生知识,注重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的主动学习,整理化学的知识体系,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复习巩固,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化学学习方式,培养自己优秀的化学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小群.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7):103-104.
[2]青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32):131-131.
[3]沈晓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7):159-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