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黄春燕
[导读] 新课改持续进行,学校教育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他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影响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现阶段的局势,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就要从教师着手,教师是新课改的关键,只有教师发展好,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正是基于这点,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如何培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黄春燕   右江区汪甸乡塘兴增城小学
【摘要】新课改持续进行,学校教育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他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影响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现阶段的局势,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就要从教师着手,教师是新课改的关键,只有教师发展好,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正是基于这点,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如何培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95-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薛玉山认为:素质教育是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心身成长的规律,在规定的理性教育基础上,通过从严管控、行为锻炼、积极反映等多种方法,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知、情、行、意等教养,目的是使教育趋于内化,养成自发遵守公民道德和行为要求等优秀品质、良好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
        (一)“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
        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孩子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圣诞的舞台。教学活动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引导、合作”的教师观
        这说明每位教师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多加鼓励,减少惩罚。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质,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过人之处,公平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另外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本研究发现部分学生不受教,究其缘由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师应该放低姿态走进学生,毫不吝啬的帮助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和抵触心理,从而获得情感认同。
        (三)“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
        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学会学习,勇于创新,把最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在写教案和教学课堂中并在课后反思,产生内省。各教师之间要在课后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互相评教。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缺点,才能够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借鉴优秀参考教书用书,并内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把握每一个可以提升自我的机会。
        (四)“与时俱进”的评价观
        优化传统语文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是亮点之一。学习方式多元性的特点具体如下:第一,不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第二,学生是发展的人,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的不同,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注重个别辅导,差异指导,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从而避免知识的灌输。第三,发展极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学习方式需要创新,学习更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第四,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不局限于课本资源。第五,让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在学习中交流合作,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的路径
        (一)丰富教师的生活阅历
        青年教师在上岗之前,已经具备了从教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但是由于缺乏从教经验,实践性知识不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号召力不够。所以学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成立培训小组,促进新教师以及新老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其教学水平,并使其能快速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多种进修机会,针对学校里边的教师开展一些培训活动,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校内的培训,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一些校外培训,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尽可能的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效果,一般呈正相关的关系,教师专业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已经非常紧急。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想获得巨大提升就必须得到国家、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热爱汉语是语文教师情感修养的基本要求。热爱语文教学也是教师情感修养的内容。只有热爱语文教学,才能积极走向专业化道路。热爱语文教学与精通语文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强化学习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是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据调查,目前大多数语言教师平均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太少,除了阅读教学参考外,教师也很少。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不扎实,究其原因还可以从阅读的现状出发,往往不读书,阅读时间分配不多,导致语文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增加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及时补充知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增强专业素养的首要任务。
        (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教师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内涵本质。借鉴优秀参考教书用书,并内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把握每一个可以提升自我的机会。对学校组织的讲课、评课、名师座谈会等活动,应认真对待,并勤于思考,取长补短。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教学能力。在此前提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会更有方向性。认真、努力备课,对课堂有一定的预设性,学会随机应变才能上好课。备课的前提除了充分理解教材,还需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注重教材的科学性探究
        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学会学习,勇于创新,把最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在写教案和教学课堂中并在课后反思,产生内省。各教师之间要在课后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互相评教。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缺点,才能够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学会学习,勇于创新,把最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在写教案和教学课堂中并在课后反思,产生内省。各教师之间要在课后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互相评教。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缺点,才能够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示范性,学生有意无意会模仿学习,因此教师要提升自我素养,从而更好地影响教育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