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暂差生不良心理的特征及其教育对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刘武
[导读] 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暂差生存在的客观性,并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教育暂差生,这些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特征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体育“暂差生”不良心理的特征,并提出了几点教育的对策。

刘武    广东省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2
【摘要】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暂差生存在的客观性,并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教育暂差生,这些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特征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体育“暂差生”不良心理的特征,并提出了几点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暂差生;不良心理;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06-01

        1、前言
        在体育课中,暂差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学生在课上总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如:上课无精神,无斗志,注意力不集中,爱打闹等,即使参加了运动也是不积极的态度,有种无所谓的心态。事实证明,暂差生的不良心理是阻碍他们转化和进步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要认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对每个暂差生不良心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高自己的认识,加强学习,从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同时塑造学生积极的心态,去帮助他们排除障碍,重建信心。
        2、体育暂差生不良心理的特征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的体能,爱好,性格,知识水平和所处的环境等都不会相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不同,但这些差异是一种动态的课程资源,也是师生共同进步的一个契机,那么我认为体育暂差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心理表现:
        1.厌学心理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他们面对教学提不起精神,激不起学习兴趣,在学习上就会表现为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这种心理一旦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最终就形成了厌学的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自卑心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常常产生不安的心理,在课堂上他们很怕被人看不起,很在乎同学对他们的评价,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多次的打击中,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慢慢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消极对待的心态,渐渐的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3.孤独和抑郁心理
        在很多暂差生的内心里,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焦虑,他们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也不和同学、老师交流沟通,特别是在失败后,他们心情低落和痛苦,长期以往,他们就会精神不集中,情绪低落,最终就会严重的影响学习。
        3、体育暂差生的教育对策
        针对体育暂差生上述的一些心理表现,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重建信心,走出心理和学习的困境,促进他们锻炼成长。
        3.1.建立好师生关系,营造爱的环境,让学生有归属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你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的惊喜,只有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为你打开他心里的那一道门,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愿意和你在一起参与课堂的内容;其实,这些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老师的关爱,在班级中,教师要营造关爱的环境,使学生在暖心的环境中找到自我,有家的归属感,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心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细微表现,一步一步的引导他们走出厌学心理的阴影,用爱心去疏导他们的厌学心理,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以心灵赢得心灵的教育作用,真正开启他们的学习动力。
        3.2.善用鼓励,给心理自卑的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不经意的一次批评和指责,都会给心理自卑的学生一次沉重的打击,事实证明: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注意用词,以关爱和鼓励为主,同时要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那怕是小小的进步。在课堂上尽管没有技术上的进步,也要表扬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因为他们迈出第一步很重要,只有这样他们从心理上慢慢的摆脱自卑,同时教师从中不断的鼓励他们的进步,进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养。
        3.3.成立爱心联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开启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
        暂差生从一开始参与活动都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所以为了拉近他们的距离,班级要组成爱心联盟,采用互帮互助的方式,让他们多参与到团队的活动,生生的交流多了,他们的喜悦和成功就会互相分享,情感就会产生共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一步一步的从心理上接受大家,最后他们就会放下自我,真正的消除他们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从而和大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大集体。
        3.4.建立学生成长袋,持之以恒塑造暂差生。
        在学生的转化中,老师最需要付出爱和真心,学生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理解和爱护,但是光有爱也不行,更重要的是需要耐心,因为帮助暂差生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做到有目标,有序性地记录着学生成长的点滴,才能更加详细的改变学生,建议使用成长记录袋,只要这样老师才能更准确地、更有效地和更清楚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成长记录袋也能让家长了解到孩子成长的过程,它的使用有利于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
        3.5.家校合作是暂差生转化的有力支柱。
        作为新生代,身心健康是尤为重要的,国家对学生的体育测试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要真正的改变暂差生,必须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善于和家长沟通,与家长设定可行的一些体育锻炼作业,并制定初步的达成目标,有了家长的监督,学生的锻炼更有持续性,从而也能补充体育课上的一些不足,就这样学生无时无刻的都在锻炼,他们的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除此之外,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制定短期目标,不要急于求成,在教法和学法上要突出,体现分层教育的理念,让他们的在老师的鼓励中慢慢的成长起来。当然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态度就决定了一切,先让学生建立认为有锻炼就有收获的思维,让他们每天坚持锻炼,做到持之以恒;或者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从降低标准开始,慢慢给予学生成长信心,然后教师每次创设进步生平台和环境让暂差生进步。老师对暂差生的关爱是每一个暂差生的改变的保障,老师在关键时候的肯定就是这类学生的进步动力。
        结论:总之,在体育暂差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对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为这类学生无私的付出真心,多多鼓励他们,给他们创设表现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教师也要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时刻肯定他们的点滴变化,帮他们重拾信心,最后用持之以恒的热情去给他们前进的鼓励,我相信,如果能做到这点,有很多的暂差生都会有很大的改变,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会幸福感满满的。
参考文献
1.韩英爽.体育差生的转化探索.学园.2012年18期.
2.穆惠民.浅谈体育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20期.
3.汪苏兰.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措施.教师博览.2016年0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