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谢世贤
[导读] 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后,如何设计学习初中化学课程
        摘要: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后,如何设计学习初中化学课程,值得教育工作者探究。从前根据题海战术设计的化学课堂枯燥乏味,没有乐趣,学习效果也非常不好。学生会没有学习化学的兴趣,现在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育也要做出改变。本人结合自身实践,简要论述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复习课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程;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课堂形式不利的一面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与认识到,所以要努力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逐渐进入到了核心素养教学的时期。 现要求教师努力探索,对实践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仔细的思考和研究与探讨,让初中教学中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可以更好的发展初中生的能力以及知识素养、品格等,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
        1  实行核心素养教学的意义
    可以不再禁锢学生的手脚,大胆的放开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会自我学习。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新的架构,编织知识链和知识网,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秀品质。通过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相信学生未来在化学学科的专业素质也会有所提升,也会具有战胜中考必考题目的能力。
        2  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教学的结构翻转,实际上角色也翻转了,这个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一个教授者,而是一个指导者。对于学生而言,不再单纯是以前的填鸭式学习,老师讲多少吸收多少。他们会真正的的学习,完成预习之后,由于教师引导学习了一部分的知识点后,往往带着一些问题,带着疑惑到课堂上来,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求知、求索。这就是核心素养教学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
        3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3.1联系生活实际,活化化学知识
        举个例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苏打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并且提出问题,“关于苏打,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进行思考后就参与回答,利用生活情境引人入胜,体现化学来自生活的理念。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让同学们猜测北方人冬天捞碱的原因,进而掌握溶解度知识。创建真实的情境例子,培养学生的思考联系能力素养。将练习讲解式转变为科学探究式。核心素养,特别是高阶素养,一定是在复杂情境下激发和锻炼出来的。通过试卷中我们可以看的出来,死记硬背的方法确实是可以得分,但想要得高分却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策略,从简单的情境中获取重要的信息,从易懂的实验过程中找到方法,理清思绪,找到关键的知识点和解题的重点所在,这些都是要经过平时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表达等方面进行锻炼。因此,将化学课的一般上课形式变为科学探究式可加快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总结、表达等能力的进步。
        3.2  化学课中须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安排上可加重实验课的比重。

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上面会有比较多的由理论得出实验结果的内容,例如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测定氢氧化钾溶液的pH、镁带的燃烧,这些都是简单且易于操作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实验现象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毕竟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主要载体,实验是找到化学结论的最主要证据。让学生体现实验全过程和老师描述实验现象,对学生来说感受和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化学实验课堂中老师们要做好演示实验,这样也要适当做分组实验,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参与思考的过程,享受思考的过程。
        3.3  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素养教学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阶段的学习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学习能力。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学生能够适应学习过程,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教学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课下依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发展、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发挥自身职业特有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积极接纳他人。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的态度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适当鼓励性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4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自主合作
        对于初中生来说,并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化学课堂也会容易走神,这就要去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有趣的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好的教师,不只是要课讲得好,并且还要擅长调节课堂氛围。枯燥乏味的化学公式以及长时间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劳累的心理。不想回答问题也不愿意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话题为引子,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老师可以多掌握一门特长或者是教学技巧,比方说唱歌跳舞小魔术。这样当学生上课感到困倦,甚至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时,老师可以唱一首歌,跳一支舞或者是表演一只小魔术。调动课堂的效果一定会非常棒,让学生有一个愉悦的身心去接收知识更容易让学生将知识转变成自身所拥有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化学课堂,学习更多的知识,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4  结束语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使教育回归本真,使人民满意教育者需要。核心素养是具体目标、方向,给我们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要按这个要求思考问题,实施问题。落实核心素养,让我们共同在核心素养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初中化学学科贡献教育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姚占军.巧妙创设情境让复习课活起来[J].化学教与学,2018(8)47-48.
        [2]吴丛铎.单元复习课中养育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17(7):41-44.
        [3]王锋.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教学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以初中化学学科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10):6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