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业也发生了全新的改变。基于教育教学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关键,而在教育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和遗忘的就是安全教育。生命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如果没有生命,那么何谈为社会发光发热呢,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并且实现学科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随时灌输安全教育的思想理念,并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空间和社会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本文分析了初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学科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学科教学;安全教育;有效渗透;融合发展;研究分析
一、初中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走读学生的上下学安全;住校生的寝室安全;还有一些特殊学科如物理化学学科的实验安全;以及学生的身心安全等,均成为我们教师不能忽视的关注因素。如果不能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那么很可能会因为一个疏忽致使学生生命安全和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安全责任事故屡屡出现令人痛心,安全教育不单单是学生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责任,正因为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为了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应当负起责任,重视安全知识的教导和学生人文知识的教导,两者统筹协调起来,令学生的安全教育具有多角度性和全方位性,让学生更懂得珍惜生命、关爱同学、健康成长。因此在学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打造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教育,并实现和学科教育的融合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令学科教育和安全教育更具科学性,也更能令学生信服。相比其他学科,初中物化生学科渗透安全教育比较有教学优势,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在初中学科教育中融入安全教育的措施。
二、初中学科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合发展和有效渗透的措施分析
(一)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安全教育要素,挖掘教材的潜在教育价值
教师需要仔细钻研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学知识点和安全教育融合发展。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教学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渗透进超载导致安全交通事故发生的案例进行讲解。并通过实际的案例对安全教育进行系统阐释:一队学生周末回家,路上遇到“黑出租”,这辆车荷载7人,但是司机招徕了12个学生,司机没有注意超载的问题,这12名学生连同司机一共13人上车,严重超载,在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因为司机没有注意到红灯导致突然急刹车,为了躲避旁边的车辆,这辆超载车辆撞到路边的行道树上,造成3名学生轻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案例,进行安全教育,根据物理学原理,运动惯性和其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这就导致了超载的车辆更不容易急刹车,进而产生安全事故。如此一来既用案例的形式强化了学生对物理力学问题的理解,也能形成安全思维,并强化了学生的安全乘车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这种案例结合实际的方式开展教学,并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材要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发挥安全教育的价值,给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警醒和警示。
(二) 保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生命观念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的各种时机,强调安全教育和乐观精神的培养,初中教育教学的教学难度不高,基本上还是处于打基础和初步提升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爱学、不愿学,即使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听不进去,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导致。生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乐观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保证其能乐观应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借题发挥”,以安全教育触及学生内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从而珍惜自己发展自己。以“人的健康与环境”为例,教师可以借“新冠肺炎”的时事案例,介绍健康的含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介入治疗等。并通过在疫情期间的各种感人的事迹,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重视,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三) 教育以预防为主,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在初中教育中加入了物化生三门科学性学科,以这三门学科为例,其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些实验课,而这些实验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以化学课程为例,化学实验经常会用到酒精灯、剪刀等工具,部分化学试剂也是有腐蚀性的,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教学危险进行排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人身伤害,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在进行课程之前, 教师需要对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操作规范进行三令五申,加强学生的认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排查,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不正确操作,纠正过一两次以后,学生就可基本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也大大规避了因为误触和误操作产生的实验安全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安全教育能令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并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和安全意识的形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科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合一体,实现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有很强的必要性。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自身职责,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有教学工作应当以身作则,共同担负起教育教学的神圣责任。加强管理、加强引导,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于奉献的心态,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露莹. 浅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8-319.
[2]曲月.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84-85.
[4]刘细霞,付元春,胡田媛,侯建军,王芳,陆琪,陈思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02):87-92.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JCJYC1918aq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