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邹业恒
[导读]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而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从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大多数学校都会为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一名班主任。期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也是一个班级各个科目教育教学及其他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更是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相较于科任老师而言任务更重,压力也更大,这也要求班主任需具备更高的素质,如具备作风正派、爱岗敬业、心理健康、热爱学生等品质,还要具备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较好地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然而,任何一位班主任成长为优秀班主任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惑与困难,随之也会出现一些与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现象。本文从小学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呈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着手,探究解决小学班主任所遇困难困惑的路径,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掌握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小学班主任相较于初高中阶段的班主任显得更为繁琐。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从职责上看,包括调查研究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组织管理班集体事物、教育教导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等;从日常工作上看,包含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写班级工作总结或经验介绍,做好班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分析,安排好座位甚至就餐,组织选拔班委,与任课教师沟通,做好学生成长材料收集,做好教室和清洁区卫生工作,组织好班会课,出好黑板报,组织班级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与家长联系,写好学生评语等。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需兼任一至两个甚至更多班级的任课教学任务。正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对很多小学班主任而言就容易出现疲惫,力不从心的状态,随之呈现诸多不利于教育教学开展的问题,若不加以解决,不但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主任自身成长。
        二、及时了解工作需求,培养好沟通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为适应改革需求,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而作为学校上传下达的重要角色,班主任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在现行教育政策或学校制度中,很多小学班主任都呈现出不适应情形,究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主任自身经验和阅历尚未适应班主任这一角色需求。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行业稳定的收入和寒暑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非师范生加入到教师行业。而现在的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非师范生担任班主任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由于经验和阅历不够,特别是大学期间未接受过系统和专业训练的班主任,短时间内还不适应班主任角色的工作要求,导致很多事情处理不好。
        2、工作量大,班主任顾此失彼,影响工作质量。

小学阶段班主任,不但要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兼顾学校布置的工作,还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观摩听课等目标任务。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很多班主任身心俱疲,长时间得不到调整,精神状态不佳工作质量也随之下降。
        3、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不顺畅,得不到学生家长认可,影响班主任信心的建立。随着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微信、QQ等成为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工具。班主任经常在工作群中遭到学生家长质疑或指责,若班主任没有及时得到疏导或自我调整好,就会出现在学生家长面前不够自信,甚至觉得自身无论如何努力都有家长处处挑刺儿,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不顺畅也影响着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更多时候会选择对学生家长“敬而远之”。
        4、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到位,学生甚至抵触情绪较大,不利于班级管理和建设。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性,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或干扰,班主任制定的班规经常会遭到一些学生抵触甚至反抗,没有学生的爱戴与拥护,班主任很难找到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三、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1、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发挥自身人格魅力,树立班主任威信。班主任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理论修养,积极关注《班主任之友》《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畅通班主任工作信息,为班主任工作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多请教前辈,借鉴他人优秀经验,少走弯路,通过高质高效工作,逐步树立班主任在班级的威信。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需充分考虑学生具体情况,并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积极化解学生抵触情绪。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与学生达成共识,抓在经常,共同维护班级文化,创新管理机制,通过读书角、兴趣小组、各个比赛项目等形式凝聚学生向心力,增强班级荣誉感,提升班主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时需要做足功课,先主动去了解学生,积极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在合适的时间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甚至和学生家长预约沟通时间。注意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在班级工作群,语言要得当,家长会或班会课言行举止更要得体,精心准备,充当好学校与学生家长桥梁的角色。
        4、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做好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作为班主任,要综合考虑班级管理需要,希望任课教师积极配合的同时,也要充分照顾其他任课教师的工作安排,主动和任课教师沟通,避免误会。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班主任要分清轻重缓急,逐项落实到位,反馈到位。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的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努力提升自己便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