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教改要求各科的教学都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初中生物是学生兴趣较低的学科,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要从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入手,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
引言
在初中时期,由于生物科目不在中考科目的范围中,因而经常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忽视。他们认为,对初中时期的生物科目不需要过于投入,应该集中精力到那些中考科目上。如果学生在高中学习理科,到那时再认真学习生物。然而实际上,没有良好的初中生物素养作为基础,却想要在高中获得一个很好的生物成绩,无疑是天方夜谭。而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该极力宣传生物科目的重要性,培养广大学生对于生物科目的兴趣。另一方面,应该努力改变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利用学生们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得到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指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能处于学习关系中的主动位置,从而帮助他们自己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环境氛围。在目前,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难以自觉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生物教师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班级里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比如,我曾经组织过班级内的生物竞赛,竞赛的内容包括80%的课本内容和20%的课外内容,通过这样的竞赛方式,鼓励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多观看关于生物的纪录片及课外书籍。在这场竞赛结束后,我发现有一些在竞赛中没有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开始自觉的增加与生物学科的接触面,最后在班级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我曾经在班级里举办过古生物展览,要求学生们从网上搜集已经绝迹的古代生物的资料,下载关于它的文字或者图片,并且最后在班级内集中展示,并邀请了学生家长进行参观。通过展览活动,可以充分吸引学生对于古生物的兴趣,为日后的生物教学工作做准备。
二、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生物学科中的问题
学生只有对生物学科产生疑惑,才能主动进行思考。问题存在于生物课堂的各个角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带领学生解决生物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对教学知识产生疑问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知识归纳好,找到生物问题的一切变式,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理论性问题还是实践性问题,教师都应使用正确的规则来引导学生。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知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同时为了让学生知道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帮助学生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哪些因素为植物在生物圈中生存提供了支持?”“为什么有些植物可以在沙漠中生长?”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指导,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的生物课堂。
三、转变初中生物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
初中教师若想有效解决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此提高生物教学的高效性,首先就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增强教师对生物教学的重视。基于此,初中教师要对当前所有的教育教学思想认真研究并学习,并对这些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保持一种理性的思想意识,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层次,进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而且,也要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受到相关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改正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错误认知,让初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对生物教学重视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3]。另外,初中教师在更新自身教学观念之后,还要对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及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延伸并拓展生物教学内容,提高生物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打破生物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改善以往无聊乏味的生物教学过程,使其能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也能够增加生物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初中教师在设计生物教学内容时,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生物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合理制定教学内容,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生物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又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生物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生物本质的了解
作为合格的生物学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与生物学实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生物学现象的成因,解决生物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比如,在利用显微镜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想学生独自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洋葱鳞片叶表皮没有展开;另一方面则是在制片的过程中没有将压片压好。与此同时,在同一个实验中,细胞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学生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因此,在通过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基本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思考习惯。
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的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生物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初中生才刚刚开始接触这一学科,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抽象的生物学理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生物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从而全面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川.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6.
[2]高火车.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1):132.
[3]王晓霞.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9(3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