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涉及多个体育运动课程,羽毛球运动课程的教学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关系着高职学生身体素质以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
引言
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不仅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响应,更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教学方针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探讨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正确找到更多优质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羽毛球运动的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
一、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意义
第一,选择丰富有效地羽毛球教学与训练方式,能够帮助激发学生对于羽毛球的兴趣,促进学生羽毛球技术的加强,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转变现有的生活状态,让学生树立主正确的人生态度,并且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进行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的时候,可以引领更多的人来参加体育活动,羽毛球也开始变成普遍的团体性活动,从学生来讲可以推动学生各方面共同发展。高职院校进行羽毛球体育经济类活动,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互动,在单调的学习生涯中可以通过体育运动丰富生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加强,深入达成劳逸结合。第二,羽毛球运动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大部分男生都有运动的习惯,然而许多女生对于运动都是兴趣平平,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获得锻炼以加强身体素养。
二、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问题
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虽然具有种种教学优势,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成果也十分瞩目,但是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许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不利于学生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其次,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自我健身意识引导,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再次,部分高职院校不能科学规划并建设羽毛球运动场地,羽毛球运动设备和器材配备不齐全,不仅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和锻炼需求,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十分不利于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各种教学模式的顺利、有效实施;最后,部分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所聘用的教师多是一些职业素养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对羽毛球运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大多都不甚理想,无法保证羽毛球俱乐部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完成。
三、科学使用现代设施,加强教学质量
想要保证羽毛球教学与训练更为标准,某些高难度技巧学生无法准确展示给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现代设施开展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或者步骤分解来进行教学,学生从详细准确的视频内容中,可以清晰的学习都工作,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的便利,能够反复播放,还可以慢速播放,可以反复帮助学生记忆。还可以利用现代设施开展模拟训练,学生反复观看视频并加上教师的讲解进行模拟练习,经过重复的训练后可以更好的巩固学习效果。
四、完善课程组织
(一)加强运动宣传,在进行课程开设之前,要对羽毛球运动进行全面充分的介绍,例如在学校食堂周围播放一些羽毛球运动的宣传视频、张贴相关的宣传海报,增加学生对羽毛球课程的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羽毛球运动课程都是体育选修课程,甚至有一些学生并不知道学校开设了这样的选修课程,通过这样的宣传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选课之前,初步了解羽毛球运动的教学内容、授课时间、上课所需的器材、评分的标准、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更多的学生会衡量自己的相关条件,加入到羽毛球运动的锻炼过程当中来。(二)开展双向沟通,在进行课程组织的过程当中,要与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对于羽毛球教学的相关了解。
例如有一些学生对羽毛球感兴趣,可能是因为看了很多国际的比赛,对于林丹、李宗伟等明星运动员非常崇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这些明星运动员的专业动作,进行分解讲解,并且向学生展示达到这样的动作技术要求,需要进行哪些身体条件方面的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三)详细进行课程介绍,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要向学生详细讲解羽毛球运动需要的球拍知识、羽毛球知识,让其了解到这项运动对于资金的相关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加良好的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经济条件、运动基础等等,正视羽毛球运动、避免学生在学习了一个阶段之后。发现自己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课程的相关要求。而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和影响。对于课程出现怀疑。
五、营造良好的羽毛球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运动参与度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在学习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以往的高职羽毛球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教学环境的营造并没有给予重点关注,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上出现问题,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教学局面。所以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环境的营造方面转变传统思想,为高职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学习和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班级氛围,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流,和高职生做朋友,拉近高职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消除高职学生对于教师的敬畏心理,这样高职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也会敢于和教师沟通。比如在进行“羽毛球技巧锻炼与心肺功能适应能力”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始对“羽毛球锻炼时的能量供应”、“羽毛球锻炼与心肺系统”和“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等知识点进行学习,在学习完这些知识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上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和讲解。通过这种羽毛球教学形式,可以在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改变教学方式
全新的教学方式会放眼前一亮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方式是值得老师们去借鉴并且学习的,老师们在开展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场地、天气情况等去进行一些游戏教学方式,通过游戏中的互动性以及参与性,加强学生们的技能学习,更加了解羽毛球并且强化自己的学习技能,在这个基础上还能促进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羽毛球的比赛视频,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去观看这些比赛视频,最后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找出视频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在对于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方式都是比较不同的,教师可以把这些类似的学生分成一个小分队,单独对这些队伍进行指导分析,这种细致化的教学模式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们的进度空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们在学习羽毛球过程中的热情度,让他们真正的喜欢上羽毛球这个课程。
结束语
中国的教育事业现在发展的是越来越好了,虽然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方式的构建与创新策略研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并不是不能改变的,主要还是来源于学校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并且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这个对于今后的改变是很可观的。
参考文献
[1]刘金春.青少年羽毛球特点与兴趣调查及高职体育教学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1):151-152.
[2]马艳红.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实验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3362-3363.
[3]黄志伟,廖振昌.基于学生发展的高职羽毛球俱乐部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132-133.
[4]郜研.多球训练在高职院校羽毛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33):43.
[5]文英.职业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J].赤子(下旬),2016(0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