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与阴道自然分娩在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对比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刘娟
[导读] 探讨剖宫产与阴道自然分娩在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刘娟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自然分娩在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样本,根据分娩方法差异进行分组,对比组采取剖宫术方法,观察组采取自然分娩,全面分析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实施阴道自然分娩在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及新生儿生命质量,降低分娩风险,值得在临床产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再次妊娠分娩;应用效果
剖宫术常应用在自然分娩困难的产妇产程中,是妇产科临床非常重要的手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麻醉技术的进步,剖宫产在产科中被普遍应用,已经成为针对难产患者及严重产科合并症的首选治疗方式。据统计,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个别地区剖宫产率达到70%以上,与世卫组织要求的不高于15%剖宫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且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有诸多不利的影响[1]。为针对再次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同分娩方式效果的异同,在本文中,笔者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分娩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旨在分析探讨阴道自然分娩在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效果,改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于2017年6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临床病例样本,按照分娩方法的不同其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对比组:50例,年龄范围为28-38岁,平均年龄(33.0±2.6)岁;观察组:50例,年龄范围为29-38岁,平均年龄(32.0±2.1)岁。两组产妇的平均孕周为(41.0±2.2)周,均自愿同意被纳入本次临床研究中,同时个人资料无明显区别,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在入院后均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对胎心、胎动进行检测监护,并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筛选出有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胎盘前置等症状的个体要给予重点监护[2]。在产妇孕周达到36周以后要密切监测切口瘢痕,所有产妇距上次分娩时间不能少于两年,且切口愈合良好,为下段横切口,下段前壁良好。
对两组产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对胎盘位置、胎位、羊水情况进行细致了解,观察是否出现胎盘植入等情况发生,并对子宫下段瘢痕进行厚度的测试,对厚度大于3厘米的患者分组到观察组,进行自然分娩,小于3厘米的患者分组到对比组,采取剖宫产方式。
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而言,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子宫的收缩变化情况,及时将产妇送进产房,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期间要全程陪护,并给予专业的分娩指导和鼓励,同时对胎儿胎心进行监护,关注产程变化,对产妇子宫下段疼痛和流血情况进行观察,预防不良情况的发生。在第二产程中要尽量缩短产程时间,禁止对产妇进行腹部按压避免子宫破裂,必要时要利用助产钳[3]。
对剖宫产的个体,要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实施手术,在术后要进行器械清点,并缝合切口。
1.3评判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其中,产妇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等;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窒息、肺炎等。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于两组产妇上述评判标准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检验,若P<0.05,则表明效果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长方面
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对比数据见表1。
 
2.2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术后并发症方面
对比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产褥感染5例、产后出血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产褥感染1例、产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P<0.05。
对比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为窒息4例、肺炎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为窒息1例、肺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而言,若子宫愈合情况良好可选择自然分娩,如子宫愈合不良极易发生子宫破裂的情况,对产妇生命有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临床分娩过程中往往需要重点根据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在本文中,笔者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将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临床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娩方法的差异将对象分为对比组、观察组,且每组等例(50例),分别行剖宫术,以及自然分娩术。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这一点与初次分娩产妇相关结果是一致的,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这一结果对于产妇及新生儿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新生儿而言,其刚出生抵抗力较差,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有效降低有利于降低生命体征波动。
综上所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在综合因素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万建华,陈慧.剖宫产与阴道自然分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5):638-639.
[2]胡玉新,杨恒,谢琴,熊莉芳,刘晓瑛,姜艳华.瘢痕子宫专科门诊管理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1):169-172.
[3]章林,刘兴.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作用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4):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