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柳雪
(广西省河池市南丹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200)
邮寄地址——广西省河池市南丹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楼儿科 13481845827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64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患儿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比较患儿护理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平均为(5.3±0.7)天、对照组为(7.2±1.1)天,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2±0.2)天,对照组为(2.4±0.5)天。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18.8%,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科肺炎护理;应用价值
肺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是因为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且肺组织弹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再加上幼儿肺部组织血管较为丰富,一旦感染肺炎便容易扩散,如果得不得及时治疗便会发展为重症肺炎。而肺炎是小儿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病在春季、冬季发病率较高,患儿临床中会出现发热、咳嗽等表现,严重时会出现高热、抽搐症状,对患儿的健康、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1]。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对其病情的管理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以64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64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2018年1月-12月间入院治疗人员。干预组患儿年龄平均(5.2±2.1)岁,男孩19例、女孩13例,患儿体温平均(38.5±0.3)摄氏度,病程平均(3.2±1.4)天;对照组患儿年龄平均(5.4±2.2)岁,男孩18例、女孩14例,患儿体温平均(38.6±0.4)摄氏度,病程平均(3.5±1.1)天。患儿均存在咳嗽、咳痰、肺部啰音表现。患儿无痉挛、抽搐表现;患儿无脏器功能衰竭表现。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差异,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1.2 方法针对对照组患儿应用的是常规护理,针对实验组患儿应用的是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基本护理由于免疫力较低,部分患儿在服用治疗药物之后会出现出汗现象,针对出现此现象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定时清理患儿面部,并为患儿洗澡和更换衣服,同时做好对患儿的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因出汗而感冒[1]。同时,为了避免患儿在住院过程中出现院内感染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患儿的卫生处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保证患儿口腔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问题。
1.2.2 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是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患儿在患病之后其呼吸道系统会和常规儿童的呼吸道系统存在一定差异性,进而降低了患儿呼吸道自动清洁分泌物的能力,长期以往可能会引发痰液堵塞气道的现象,造成呼吸困难。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儿更换体位,并用正确的手法为患儿拍背,帮助患儿排痰,针对不能自主进行排痰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吸痰的方式帮助患儿排痰,并且需要注意吸痰设备应用的时间和方式,避免设备连接时间过长引起呼吸道感染[2]。另外,如果患儿的呼吸道堵塞情况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以在对患儿进行吸痰操作前,先应用雾化吸痰方式,将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稀释,另外还需要注意只需要将面罩放在患儿口鼻位置周围即可。
1.2.3 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具体来讲,以振动式物理治疗仪的排痰治疗代替人工叩背,可以解决人工叩背所达不到的肺深部排痰不畅问题,同时不需要病人体位的配合就能达到极佳得排痰效果。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机械辅助排痰前,需要帮助患儿选择正确的方式,较小患儿选择裹胸式,较大患儿选择马甲式,从而使患儿感到轻松舒适,痰液较多的患儿可适当延长肺部的扣击时间,注意观察排痰时患儿的面色变化,呼吸频率及相关不良情况,每次5~10分钟,2次/日,使用依从性高,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大大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1.2.4 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为了另患儿家长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家长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使其明确患儿患病的原因,及基本治疗和护理方式,并向家长讲解患儿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处理方式,这样在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患儿也可以得到优质护理[3]。
环境管理: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患儿出现冷、呼吸道干燥表现。按时通风、消毒,室内物品污染后立刻消毒,避免患儿交叉感染。
1.2.5 加强饮食和心理等多方面管理
用药管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抗拒治疗表现,护理人员务必确认患儿正确服药,避免患儿漏服、拒绝服药情况发生。对患儿的药物也要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保证患儿治疗安全[2]。
饮食管理:患儿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止辛辣刺激的食物摄入,减少含糖物质的摄入,根据患儿具体状况调整患儿饮食计划,保证患儿营养均衡。
心理护理:患儿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哭闹表现,无法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对患儿情绪变化进行观察,了解患儿心理,多与患儿进行沟通,语言沟通不顺畅者可采用肢体、表情沟通,同时为患儿提供玩具、音乐等患儿喜欢的物品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焦虑、烦躁情绪。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儿护理后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发症包括肺脓肿、心肌炎、皮下水肿。
1.4 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t、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住院时间、体温比较: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平均为(5.3±0.7)天、对照组为(7.2±1.1)天,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2±0.2)天,对照组为(2.4±0.5)天,P<0.05,
3 讨论
近年来,尽管已经有诸多的小儿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小儿肺炎依然能够危害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针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医护人员除了需要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还需要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此来巩固治疗效果,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而优质护理便是一种护理效果十分显著的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为患儿和家属提供针对性护理,从患儿入院一直到患儿康复,并且实现了对患儿病情的有效干预和控制,真正帮助患儿尽早摆脱疾病的影响。
本次实验数据显示,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并且,优质护理方式相对于常规护理方式而言,更能够做到对患儿的全面护理和综合护理,能够从饮食、日常、通气等多方面发挥优质护理效果,而护理人员也能在护理过程中实现和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通,另患儿和家长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
总之,优质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能够巩固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效果,有效缩短了患儿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因此适合被普遍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进而帮助患儿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康英.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5):100-101.
[2]吕微,胡秋凌.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4):117+125.
[3]蒲新奕,賀莉.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