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呼吸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陈怡
[导读] 分析比较系统的呼吸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肺功能的影响。
    陈怡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呼吸科;江苏沭阳223600  )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系统的呼吸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系统的呼吸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17.5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2)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两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系统的呼吸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在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水平上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可择优选择系统的呼吸护理方法。
关键词:系统的呼吸护理;常规护理;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肺功能;影响
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建议针对肺癌患者,在确诊的基础上,满足各项手术指征条件,早期可展开手术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1]。本次将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系统的呼吸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一共纳入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临床有关“肺癌”肿瘤疾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为39-67岁,平均为(45.8±1.1)岁。对照组40例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跨度为40-65岁,平均为(45.9±1.0)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则实施系统的呼吸护理方法,包括;
(1)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深呼吸练习的方法,让肺泡获得最大化膨胀,使呼吸道闭塞、分泌物吸入,使得气管远端阻塞得到有效避免。在深呼吸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行侧卧位、坐位或卧位,放松全身,将精神集中,缓慢吸气到最高肺容量,然后摒气,将第一次摒气的时间维持在2-6s,然后以患者的个体因素为依据,可增加至10s,进一步缓慢呼气,持续进行深呼吸10-20次,早、晚各1次,持续练习1周。
(2)叩击干预。由护理工作人员用双手做成杯状,基于患者肺部区域行有节奏的拍击,每个肺叶拍击>3分钟,每天2次,早、晚各1次。
(3)咳嗽练习。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咳嗽练习,基于吸气末进行咳嗽;如果咳嗽无力,或者无效,可以对患者的气管进行刺激干预,达到促进咳嗽的效果,具体做法为:由护理工作人员使用拇指或者食指,于患者胸骨上缘压向气管;或者采取吸痰管缓慢插入气管,使患者的咳嗽反射受到刺激,进一步达到有效咳嗽的效果。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包括:①用力肺活量(FVC);②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3例,总发生率为17.50%。结合数据可知,观察组术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χ2=10.283,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在FVC、FEV1两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肺癌手术患者,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重点提到系统的呼吸护理方法,包括: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练习,对患者进行叩击干预,对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干预[3]。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5.00%,明显要比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17.50%更低;此外,护理后观察组FVC、FEV1两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系统的呼吸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系统的呼吸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在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水平上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可择优选择系统的呼吸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钟翠萍,付江瑜.系统护理在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22):2782-2784.
[2]李纳.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6):30+33.
[3]王聪聪.系统护理对肺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1):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