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遇霞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 718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8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血气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机械通气;效果;呼吸窘迫综合征
引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大部分发生在早产儿身上,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引起呼吸困难、进行性呼吸衰竭等问题。NRDS新生儿更容易死亡。机械通气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治疗方法,对最大限度地改善新生儿的性能和症状至关重要。对拯救生命至关重要。无创机械通气可以降低NRDS新生儿死亡率,但由于治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临床上对这些新生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文章对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NRDS新生儿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8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20、21例;出生时间(0.81±0.05)h。观察组男、女患儿分别为21、20例;出生时间(0.83±0.04)h。比较两组的组间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接受日常护理。不时检测新生儿身体状况和双糖素,支持营养供应,定期改变水胶体敷料。给观察组的孩子优质管理(1)对孩子家属的心理启示:孩子的病情严重,所以那个家属不能去拜访。否则很容易使那个孩子的家属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为此,医务人员必须与新生儿家属进行更多的对话,告诉他们NRDS成功治疗的病历,以缓解各种负面情绪。2)关于新生儿家属健康的说教:大多数新生儿的家属对NRDS缺乏理解和认识。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向新生儿家属解释NRDS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等。3)对新生儿舒适方面的干预:a.给予适当舒适的住院条件和环境,调节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为24~26℃且湿度为70%以上。注意病房里的灯光太多,防止灯光刺激孩子的眼睛。病房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使空气保持新鲜。b.保持温暖箱子里棉花被褥的柔软和舒适,使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子宫里的感受,提高他们拥有的舒适感。对新生儿的护理应根据睡眠和活动等保证更好的睡眠。c.医务人员应定期扶起孩子,辅助左右。医务人员还必须与孩子们交换眼睛,经常轻轻叫名字,孩子们听到温柔的声音后,可以提高安全感。4)对新生儿卫生的干预:定期摩擦孩子的皮肤,注重口腔护理,防止感染。每天两次口腔清洁,用温水擦拭1~2次。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之前必须洗手。(5)新生儿健康状况检查:医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和活力迹象。加强对新生儿的检查,详细记录各血气分析指标。随时监测患儿面部、口唇等部位发绀与否。对患儿各项病情数据加以分析与研究,立即对其调节供氧、氧气总浓度等,防范产生氧中毒6)干预新生儿呼吸:辅助新生儿以适当的姿势将肩垫放在脖子下,使头部稍微向后倾斜,脊背也会伸直。通过固定每个孩子的鼻梁和风管,可以防止扭转、弯曲等,并保持风管的密闭性和通畅性。立即清除鼻子和器官内的各种异物,使呼吸系统更加顺畅。定期辅助新生儿应转身掌握两肺相关情况,必要时进行体位排水。如果在新生儿气道中保持加湿程度,定期换到加湿瓶中增加适当的蒸馏水,加湿的整体温度为33~36℃,湿度为60%至65%。要根据与新生儿相关的情况吸痰,呼吸顺畅,不能损害脊背的各黏膜。7)注重新生儿体温干预:新生儿的体温低于35℃容易出现问题,例如血液粘度提高或速度过快。因此,医务人员应该注重保持新生儿温暖,例如把新生儿放到温暖的箱子里,而进入温暖的箱子里的温度应该逐渐上升到30~34℃。
1.3评价指标
干预四周之后,采用SPOTLightSpO2功能测试仪(生产企业:美国福禄克公司)检测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利用EPOC血气分析系统(生产企业:美艾利尔集团)检测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干预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气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3、讨论
肺表面活性剂缺乏是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的重要因素,这种疾病大部分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吸入性三凹征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容易给新生儿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与此同时,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弱,护理不当容易感染,结构工作失败。本研究结果观察组pa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有减少血气指标和并发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机器通风危险度高,在治疗过程中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因此会延长住院时间、脱机困难、住院费用增加等。为此,该研究通过插管准备、呼吸管理、气道管理等介入,使医疗程序更加细致和完善。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检查频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仔细监测新生儿体征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调节氧流量、呼气末期正压、氧浓度有助于新生儿体内氧气水平迅速上升,血液指标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防止氧中毒,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并在高质量的支持周期条件下接受治疗。口腔卫生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呈正相关,有文献称引起这种并发症的病原体主要来自新生儿口腔。因此,可以加强口腔护理工作,定期清洁鼻腔内的痰和分泌物,更换呼吸管路,抑制肺炎发生因素,从而减少并发症。还能提高病房环境管理、新生儿治疗的舒适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事件,保护新生儿皮肤;呼吸道管理,湿气道,诱导呼吸顺畅,防止痰痂形成,有利于孩子们顺利脱机。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介入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呼吸道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尹长芹.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质护理[J].全科护理,2019,17(05):593-595.
[2]张振娟.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204-206.
[3]袁柳柳,陈晓音.优质护理配合仰卧位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02):166-167.
[4]朱春菊.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2015,43(11):1362-1366.
[5]黄翠莲.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J].河北医药,2017,39(18):2874-2876.
[6]廖艳芳.护理干预在行无创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6):77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