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高秋燕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高秋燕1 刘传令2
[导读]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我国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主要是对工程进行全方面的掌控,确保工程本身造价能够满足施工方的需求,不会产生过大的成本,从而导致资金链锻炼。
        1山东新策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400;2山东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4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我国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主要是对工程进行全方面的掌控,确保工程本身造价能够满足施工方的需求,不会产生过大的成本,从而导致资金链锻炼。同时,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完成的越好,企业往往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最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就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其可以从概念、设计、施工、完工四个阶段控制造价。则本文将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入手,全面展开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
        1.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1.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其中核心的内容
        是全生命周期,即代表了工程从头到尾一共四个阶段的内容。第一个阶段是概念阶段,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概念阶段就需要彻底的衡量其中的造价内容,主要预算的就是整体的造价,根据市场的行情来得出一个基础的造价范畴。第二个阶段是设计阶段,即按照概念进行相关的设计,其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将概念变成现实,并按照概念中的造价阈值进行设计,有条件的增加或者删减一些设计的内容。第三个阶段是施工阶段,这部分和常规的造价管理相同,主要是考究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相关内容。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完工阶段,即最后要对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进行统计,然后和概念阶段以及其他的阶段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找到其中可以反思的和修改的内容。2 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意义
        1.2全生命周期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的意义
        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能够形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模式的一种全新形式,主要是对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进行升级,让工程造价的内容更加的精细,促进了工程造价内容的准确性。第二个就是让工程造价更加的可控。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每一个部分来管理造价的相关问题,相对于只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而言,更加的全面。
        2.基于全生命周期下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2.1投资决策阶
        段建筑企业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应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决策,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造价最低的工程方案。在此基础上还应对预算编制工作予以强化,在预算编制中,编制人员应发挥自身作用,对建筑工程场地严格勘察,对施工图纸详细查阅,加强对工程实际情况的了解,确保工程计算规则、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及取费标准的合理性;另外预算编制人员在确定工程量与定额单价时,应结合市场材料价格以及施工图纸,确保预算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使工程成本及各项费用得到高效使用。与此同时预算人员还应对定额单价情况加以检查,杜绝单价漏记、错套、重记等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预算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在预算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对材料价格变动因素加以分析,并将其考虑到预算编制工作之中,使工程预算可靠性得以保障,降低不良风险的发生,为工程施工奠定基础。
        2.2设计阶段
        从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角度分析,设计阶段的影响占据比例超过70%,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做好严格的把控。在此阶段采取招标方式,来选择设计单位,并且优选工程设计方案,确定最具可行性的在设计方案。除此之外,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制度。以项目立项审批的投资金额为准,将其作为最高限额,结合工程施工内容进行拆解,通过对各项专业设计的优化,以满足业主要求以及建筑功能性能要求为基本前提,增加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践中,以设计标准和概预算指标等为着力点,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严格落实核算理念以及要求,加强工程图纸审核,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免发生变更。此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最大亮点为BIM技术的应用,基于BIM系统功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且为工程造价的把控,提供完整的工程量信息等,进而确保工程的效益。利用BIM的施工碰撞检测功能,发现了多次交叉施工节点,进而对其进行优化,避免了后续返工问题的发生,节省了一定的造价。
        2.3招投标环节
        造价控制招投标环节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建设企业在该环节内可以挑选到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则能够取得工程项目的建设权,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在招投标环节,企业需要完成设计详细的招投标方案,并制定投标标准或者是评标方法,然后确定承包方法,同时明确合同计价模式以及合同价格,最终确定合同条款内容。评价体系的制定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逐渐完善,以降低造价管控的难度系数;图纸审核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减少后期施工中变更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合理性,促进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4施工阶段
        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的开展,施工阶段为重点环节,是管理周期最长的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任务重和工作内容复杂等特点,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多个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对于建筑材料和设备,要做好预算审核工作,将此项工作和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查等相关工作相互联系,以免由于材料设备方面产生的问题,引发工程质量不达标和经济纠纷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注重强化材料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并且严格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做好成本浪费问题的严格把控。(2)注重强化对工程变更的把控。若发生工程变更,很容易会造成成本大量损失,因此在施工作业的全生命周期,要认真落实签证制度,将工程变更管理细化到个人头上,落实变更管理责任制度,对符合要求的变更问题,必须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严格审核工程款清单,为后续工程结算奠定基础。
        2.5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成果进行验收,也是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核算的阶段,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与最终的控制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加以重视,在进行验收与核算前,要制定严格且完善的验收标准,以此为基础对财务情况进行核算,确保每一笔支出无误,若出现问题要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询问,并立刻调查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保证实际的支出与预算一致,甚至更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企业获得的全新办法就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其主要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之中,将内容细化,精细的分为概念、设计、施工、完工四个阶段,并有效的配合当前最先进的BIM技术对每一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精细的把控,确保工程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工程造价管理的管控之内。则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对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上述对策,希望我国的企业能够更好的使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但是需要注意,本文的内容为参考性内容,想要更好的使用,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茜,李莹.基于BIM的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综合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公路工程,2019,44(03):264-269.
        [2]孙新艳,尹贻林,王翔.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开展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06):41-47.
        [3]甘晓林.浅谈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居舍,2018(26):161.
        [4]张志利.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管控——以山西某办公楼工程项目为例[J].施工企业管理,2018(08):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