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县沙湾河管理站 新疆沙湾 832100
摘要:农业水利灌溉技术是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实施的基础依据,传统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我国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农业水利;水利灌溉;灌溉技术;节水技术
引言
为使农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出现,在该技术体系的支撑下,灌溉水得到充分的利用,便捷性也随之得到保障,受此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变得更高。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由农业、水资源、工程、管理四项技术构成,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然而,尽管节水灌溉技术备受农业水利的推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依旧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对其进行认知和重视,并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对应策略去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
1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意义
为了以经济发展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十分重视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农用地综合高效灌溉,但在农业生产中仍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不同地区农作物生长特点不同,对水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在水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分析确保作物生长,避免高耗水灌溉方式,科学的节水方法可以促进农村农业的改善,减少低产农田面积,合理种植,扩大灌溉面积和作物产量,新的农业灌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2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分类
2.1渠道防渗技术
农田的灌溉需要输水技术的支撑,而我国农田灌溉最为常用的输水方式就是渠道。然而渠道的质量不高,导致输水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土渠输水方式为例,它是比较传统的水渠修建模式,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储水持续性不高。据相关资料统计,应用土渠进行输水将有60%左右的水因渠道渗漏而流失,所以当前我国水灌溉技术措施的主要集中点在于渠道的防渗。渠道的防渗通过材料的恰当选取可以实现,比如涂料压实、砖有衬砌、塑料薄膜防渗、三合土护面、混凝土衬砌、沥青护面防渗等都可有效防止渠道渗水。通过渠道防渗技术可避免渠道在输水时有不必要的水量流失,输水更为安全,输水利用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2滴灌技术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差异性需求量,结合低压管道系统与灌水器,能够将水与农作物需要的养分以水滴的形式完成灌溉,促使水与养分均匀、缓慢地滴入农作物根部区域的土壤中,这样的过程称为滴灌。滴灌技术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更好保持,土壤内部水、肥、气、热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可以说,滴灌技术是一种极为省水的灌溉方式。该技术在蔬菜、果树、经济作物、温室大棚内作物的灌溉中更为适用。相比于传统沟灌来说,滴灌技术的节水量达到70%~80%,水资源利用率最高可达95%。结合施肥操作,可促使肥效提升1倍,到达节水增产的效果。滴灌技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1 h流量在2~12 L,因此可以实现小水勤灌。同时,滴灌中需要的工作压力相对较低,且可以实现灌水量的精准控制,另外,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2.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的应用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农业建设的投资成本,应合理应用喷灌技术。所谓的喷灌技术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这种灌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对于陡坡或低洼山区,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供水能力,减少农田灌溉困难,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4低压灌装技术
低压灌装技术是利用低压管输水灌溉技术模式开展灌溉工作,低压管道网是其最为重要的输水工具。在实际开展低压灌装技术的过程中,以低压管道的形式开展输水工作,以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低压灌装技术系统是由水源、水泵、输水管道、装水装置共同构建成的灌溉系统。运用低压灌装技术开展灌溉工作具有节水优势和管理优势,可以避免过多劳动力的投入,实现了省时省力,也可以避免传统灌溉技术存在的水分蒸发、水资源渗漏等诸多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且低压灌装技术占用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
2.5步行灌溉技术
在农村,步行灌溉技术一般用于农田灌溉,该技术是将农村现有的各种农用机械与电力作为灌溉动力,支持相应的配套灌溉设备,促进移动灌溉的适应性。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节水农艺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这种灌溉技术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渠工程,节省了劳动力和资金,并且保证了灌溉的有效性,更适用于农村灌溉条件,操作相对简单,机动性也比较强,灌溉作物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溉,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同时也为农民减少了经济支出。
2.6微喷技术
微喷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主要使用了塑料管道进行水源的运输,并利用微喷头喷洒完成局部灌溉。微喷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喷灌技术相似,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微喷技术的水压、流量以及水滴均更小。形象的来说,微喷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种植区“下毛毛雨”。微喷技术在菜地、大棚内作物、花卉等种植区更加适用。由于微喷头的单个喷洒面积仅有数平方米,所以能够更加精准的完成局部灌溉,比喷灌技术的节水效果更高,且相比于传统农业灌溉技术(沟灌)来说,微喷技术能够节水50%~70%。该技术除了能够实现节水灌溉之外,还可以推动农业增产(增产超过30%)、优化田间小气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微喷头的出水口直径较小(一般在1 mm左右),所以对水质的要求更高。也可以配合化肥使用,实现水肥一体化,进一步提升肥效。
3提高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民节水灌溉的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在节水灌溉过程中应该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向农民推广节水措施,在确保充足灌溉的基础上,节省一定的水资源。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节水灌溉宣传,可以制作一些宣传手册,使农民更好的理解节水灌溉带来的益处。还可以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措施及技术,并将学到的灌溉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节水灌溉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重视技巧的应用,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节约水资源。
3.2加大节水灌溉技术宣传推广
结合当前农业水利灌溉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张掖市应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在“三下乡”活动的积极带动下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水的利用率。纯井灌区大面积推广管灌,普及滴灌、渗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为了促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应拓展融资渠道,相关部门也要设立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并构建有层次、多渠道的节水技术投入机制。此外,要明确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产权,并完善灌溉水价机制,从政策层面上保障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大力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农业生产效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引入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趋势。在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喷灌技术、灌溉渠道防渗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并将其引入农业水利工程中,可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虹.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8).
[2]程晓彬.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5).
[3]方江节.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