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麦树伟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麦树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现如今我国的林业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整体的工作重点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林业经济的发展较为迟缓。
        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儋州  571742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现如今我国的林业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整体的工作重点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林业经济的发展较为迟缓。为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林业经济,生态林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全文通过对于国内当前建设生态林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林业发展举措,对类似的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林业建设的前提是遵循森林生态的循环规律,在进行相关的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关注森林生态的整体性,防止当前的森林系统流失养分。根据以往的建设经验,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对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且生态林业的建设模式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也符合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内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1 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生态林业的建设周期较长,同时工作的环节较为复杂,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很多相关工作在没有配套法律制度的状态下难以正常实施。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一部分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但其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笼统,在具体工作中不够清晰,同时由于其没有做好相关的宣传,使其约束能力较差,导致后期在执法过程中难度较大,且会使相关不法分子漠视法律。
        1.2 专业人才相对较少
        在实际的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其各个环节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对于人才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我国当前对于行业内人才的培训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高校或职业学院所培养的林业人员难以达到生态林业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标准。同时,由于林业工作的基层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其薪资水平浮动较为明显,在地方政府对生态林业建设重视度较差或是地区的林业经济收益较低的情况下,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大多只能够保证其基本的生活支出。在这种背景下,林业系统招聘人才显得更加困难,建设生态林业的人才需求难以实现。
        1.3 对生态林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工业水平的快速进步使其对木材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早期人们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资本家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树木的不断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对于整个生态林业的发展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引进新品种种植时没有充分考虑过环境的适应性,导致综合治理水平低。在一定区域内,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容易发生病虫害,难以实现因地制宜。国内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林业研究人员或是林业局的指导和管理,人们在栽种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使栽种的树木成活率极低。
        2 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策略
        2.1 推动法制建设工作
        法律制度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支撑,在以后的林业建设工作中,为了保证林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完善例如《森林防火条例》、《森林保护法》以及《森林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的情况和未来林业的发展方向,将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具体化,符合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另外,除了对于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还需要提高对林业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举办林农学法的活动或是制作相关的电视普法节目,使社会各阶层人员充分了解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其对于林业法律的重视程度,保证林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2.2 重视林业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生态林业建设的人才短缺问题,相关地方政府需要对当前的林业发展思路进行改革,提高对生态林业建设人才的重视程度。

集中力量对生态林业人才进行培养,通过对当前林业发展状态的改进,提高当地林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有助于林业人才的就业发展,使相关人才的补充更为及时。同时,相关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对当前的人才管理机制进行合理化改进,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综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林业管理中具有健全的晋升发展机制,有助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生态林业建设较为陌生,首先需要各区域的林业部门对当前的宣传手段根据所处环境进行合理化改进,一般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或是建立相关生态示范区等等方式来引导人们主动了解生态林业建设,经过不断的深入了解,使其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在相关林业人员进行工作时可以积极配合甚至于主动投身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工程中。除此之外,还要对于植树种草、生态农业或是水土保持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知识工作进行大力宣传。最后要加强对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管理,要在不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林业经济的盈利水平,资本受到利益的驱动后会主动进行相关投资,使区域内的林业经济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状态。
        2.4 发展山区生态林业
        为了实现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相关从业人员从观念进行改变,以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取代传统生产木材为主的经营方式。我国的林业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林业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全面。所以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的理念,制定在当地切实可行的计划,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励群众创办实体经济,保证规模化生产,其次是需要政府部门对相关林建业建设项目进行一定的扶持,帮助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最后是需要对农副产品的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工作,对于农产品施行最低价保护政策,防止产品滞留,提高群众对林业发展的信任。
        3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1)建设生态林业有助于对当地环境的有效改善,可以提高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提高当地的整体空气质量。同时,生态林业对于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例如大兴安岭的森林和山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旱风的影响。
        (2)建设生态林业系统也有助于水利方面的稳定、安全。有研究表明,河流中的水流量与周围的林业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河流周边有林业建设的水流量会更加稳定,而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流入河流的过程会有一定的延迟,使河流更加安全。同时林业的建设可以减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概率,对周围居住的人民群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林业生态系统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的林业经济体制成型较晚,在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例如对定期人工林的建造工作不仅有助于当地的环境规划,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如今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温室效应的产生,生态林业建设可以对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深化国内的生态林业环境建设,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深,生态林业建设对地区的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还能够带动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本文通过对于生态林业建设当前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针对相应的问题给出适合的解决措施,对于类似的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东.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9(12):171-172.
        [2]蒋霞,魏天儒.铜川市生态林业建设模式及其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7):742-749.
        [3]韦小满.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1(10):174-175.
        [4]宋幼瑞.强化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科技风,2016(23):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