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之感悟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刘勇
[导读] 今年的开学季,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今年的开学季,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该热热闹闹、书声琅琅、朝气蓬勃的校园,现如今却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为了确保停课不停学,各地大、中、小学掀起了线上教学的浪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积极投身其中。从3月10日开始到现如今,我已经用手机给我班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中,我感悟到线上教学对教师而言是新的挑战,也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好时机。
        线上讲课,不仅是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训练,也是对其专业教学能力的训练。刚开始接到学校通知要线上授课,我一脸震惊,内心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在爱人的帮助下,我调整心态,积极准备。先下载好教学软件,开始了全方位的摸索和学习。然后再在网上找电子课本,打印好教材,此时基本具备了上课的条件,又从网上找到更优秀的资源融进自己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一般而言,每堂直播课都有部分家长和学生一起看,对老师来说,每堂网课都是一次大型公开课,备课和讲课都要认真。而讲了1个多月的“公开课”,教师教学能力又怎会不提高呢?同时,为了保障学习精力,小学一节网课时长一般是20分钟左右。课程时长压缩后,老师们上课时废话少了,语句愈加精练,上课语言风格都大有改观,网课教学可谓教师提升专业授课水平的好时机。
        资源整合,拓展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方向,利用好互联网,从互联网中汲取有益于教育事业的技术、知识、理念,是每位教育从业者今后的必修课。为充分发挥网络整合资源的优势,最大化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我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网络微视频等热门软件,精选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时政知识。通过课前播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本次线上教学的开展,我对“互联网+教育”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线上教育使家长和学校联系更加密切,学生们也利用互联网开启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数据反馈,使得老师能够更直接的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面对面教学到空中课堂,师生之间互动变难被认为是网课的一大缺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线上互动的优势。传统课堂其实更适合外向的孩子,他们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敢举手。而线上环境更包容也更自如,有些平日里不常发言的学生也愿意按“举手”键、发弹幕,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虽然线上互动确有诸多不便,但我也能在直播课中引导内向孩子发表观点,建立其在人群中发言的自信。不得不说,线上互动的特殊性,恰恰成了老师和内向孩子互动的新契机。直播课互动的启发,也让教师思考如何增强师生互动时有了新方向和新起点。
        不得已而为之的网课教学,还迫使教师们升级了自己的“技能包”。为避免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一般学校都会要求每班的各科老师使用同一款直播软件。我还要分析软件的直播数据,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长和互动频次等进行追踪。平日里,我懈怠于研究新媒体教学工具。而在这次“直播浪潮”中,直播课成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练兵场,“被迫出道”的老师们一起站在了直播教学的起点,为保障教学效果练就了新媒体教学的十八般武艺。可想而知,在今后的教学中,新媒体工具不再只是鸡肋般的“点缀”,有了“网感”的老师们可以翻出新花样,让传统课堂更有趣。
        在人工智能发展、5G逐渐普及的大趋势下,一次疫情期间的特殊网课正是对教师新媒体运用能力的倒逼。原来懈怠于新媒体教学的老师,也借此机会提升了信息化素养,站在了新媒体教学的新起点。疫情虽给教育行业带来诸多困难,但这段特殊的网课经历也给了我很多新思考,这或许也正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契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