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生必学的一门科目。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内容是物理的基本定律。大多数内容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完成,学好物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学好高中物理的根本就是要做好高中和初中阶段的衔接,初中阶段注重的是知识的记忆,一些自然规律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完成学习过程,而高中阶段更注重的是学生理性思维的开发,因此,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特别是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因此,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物理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以满足高中物理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进行留白教学,并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留白教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留白,以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牛顿定律”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先前的学习对物理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敲击象棋的游戏,让学生考虑游戏中包含的物理现象。然后,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以完善学生先前的探索,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的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某些物理知识的理解,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任务的情况下实现实践操作,并以此改进自身实践技能。物理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实验过程。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磁场”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自主感受磁场的一些规律。本章节,学生会接触到电流磁场、磁场对通电线作用相关的知识,然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这些知识进行独立设计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把知识代入生活
可以说数理化的发展,其实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科学性的学习公式,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物理课程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电路图”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说,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图并不困难,但是在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时很容易引起混淆。串联并联电路是家庭生活中使用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路连接方法。学生仍然不理解教材和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内容时,他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开灯和开风扇的控制器。当前,学校的电路连接是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并由总开关控制。学生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电灯到底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亲自试一下便可以区分清它,还能理解两者的关系。然后结合电路图,教授学生绘制电路图开关的方法。
我们还还可以回家试一下家里各个房间或者楼层开关,哪里是并联电路控制,哪里是串联,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比如厕所断电了,可是卧室和客厅还是有电,这是什么电路?比如跳闸现象,是串联电路的反应吗?然后区分出来厕所灯是并联电路的,在电路中属于支路开关,一条支路断路,不会影响其他支路,所以厕所断电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电路问题。串联电路是控制所有电路的,就是家庭的总开关,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会断路,就会出现常见的跳闸现象。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公式:L总=L1=L2=L3=Ln就可以轻松理解并且代入生活。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达到了物理课程的教授目的,还使学生掌握了生活技能。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物理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三、创造性教育,开展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基于教科书进行教学,无聊的教科书知识,图案和实验都只能在课本中理解,不仅刻板,而且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学校都开始应用多媒体课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在向学生讲解无聊的理论知识时,如果学生认为课程公式的图像分析不够直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将教科书中困难的公式和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分屏分析。现在,多媒体教室功能比较强大,它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具体的图像,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析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重难点更有效的理解。只有更新传统教学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
四、构建有效的高中物理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是确保小组学习模式完整的关键。从方法上讲,要配合一般课程分组的条件,不仅要评估课程知识,还要分析小组在项目学习中的合作状况,以保证学生的成长状态,使分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例如,“电荷相互作用”的实验项目中,不仅要对小组学生合作完成项目成果作出评价,而且还必须重视合作与协调的状况,以保证整体合作学习体系的构建,指导学生正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主动参与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氛围,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物理学习过程。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洁,张玮.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
[2]杨学峰.物理学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8(12)
[3]张向红.优化教学策略,推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创建[J].考试(教研版),2012(1)
[4]黄刘扣.高中物理实验“云”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