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承乡土资源,能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学生从小就能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要善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传承粤语童谣呢?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粤语童谣;小学课堂;发展;传承
延续文化传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童谣。童谣一直伴随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而在人口众多的广东省,最通用的方言,就是粤语。广东省民间音乐文化的特色,就是以粤语为基础的粤语童谣。用粤语传唱的粤语童谣,地方特色非常鲜明,即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有着押韵 词句。同时与生活相贴近,生动有趣,能激发孩子们传唱的兴趣。而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传承粤语童谣呢?本文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小学课堂教学传承粤语童谣的必要性
1、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
新形势下,在流行音乐、美国说唱音乐等多种现代新生音乐形式的冲击下,我国很多民族音乐文化开始逐渐衰退甚至消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粤语童谣也开始随着时间的迁移而逐渐消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教育者应承担传承和发扬优秀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而其中最好的传承方法,就是粤语童谣进校园,让粤语童谣代代相传。这样既能丰富课外音乐活动,还能彰显广东地方音乐特色,以真正发扬粤语童谣这一优秀的岭南文化。
2、培养学生家乡感情的需要
在小学课堂上引入粤语童谣,除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承,还能让小学生从认识家乡音乐出发,对于本土的音乐文化更加亲近,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切身体验,以此增进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师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粤语童谣进校园的活动,使小学生在学习和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能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好的传承,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粤语童谣的学习,能对家乡的历史充分认知,对于父母儿时的生活场景切身体验。粤语童谣进小学课堂,能够使学生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在课内外真正感受,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将粤语童谣引进课堂,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渗透,能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童谣本身的德育价值及其丰富,是学校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德育工作并不是只靠几节德育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的合力作用,引导小学生在传唱粤语童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接受爱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传承粤语童谣的途径
1、对粤语童谣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为了充实音乐课堂,应对粤语童谣校本教材进行编写,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应以粤语童谣为特点,彰显地方特色。
首先,开发的粤语童谣校本课程应具有现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粤语童谣也要与时俱进。部分旧版粤语童谣中,有些内容不适合小学课堂,或者脱离了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在粤语童谣的歌词中有所体现,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以《氹氹转》为例,新编的粤语童谣应与原版进行对比,开发“新版粤语童谣VS原汁原味的粤语童谣”校本课程。同时,还可让学生对比三个版本的《鸡公仔》,最早的《鸡公仔》歌词是对旧社会时候妇女的艰苦生活情景进行了展现;第二个则是激励人民团结抗敌的爱国童谣;而现在的粤语童谣则是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其次,开发的粤语童谣校本课程应具有情境性。粤语童谣与我们的生活相贴近,与节日相关的描述经常会出现在歌词中。开展“粤语童谣中的节日”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粤语童谣中找寻节日的影子。如五月初五的龙舟节在《氹氹转》中提及,年三十晚和春节等在《行花街》中提及。教师在教学,可以设计一节粤语童谣唱游课,让学生边唱边对歌曲中描述的情景进行重现。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粤语童谣
首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传承粤语童谣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音乐课堂上渗透粤语童谣。可以将粤语童谣引入到小学音乐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感受。还可通过设计一节有趣和新颖的学唱粤语童谣课,如将粤语童谣《行花街》设计成一节唱游形式的音乐课。在接近春节的时候,开展这节课的教学,通过创设相关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组织和开展粤语童谣游戏。让童谣结合游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对粤语童谣真正掌握。通过在教学中纳入游戏手段,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的乐趣。使小学生能对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
3、开展粤语童谣比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就是组织和开展“粤语童谣比赛”,在活动中磨练学生的斗志,并对学生的荣誉感进行培养。首先,开展粤语童谣比赛活动,能对粤语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以及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是否渗透粤语童谣教学进行检验;其次,开展粤语童谣比赛活动,是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粤语童谣学习的重要手段,能将学生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粤语童谣进校园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另外,还能充分展示粤语童谣进校园的活动的情况。由于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可借助他们长辈的力量,为顺利开展演出活动提供保障。比如:组织长辈和学生开展一次粤语童谣擂台赛,在班级举办一次演出,特别邀请会唱粤语童谣的长辈参加,让长辈教学生唱两首粤语童谣等等。
结语:新形势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一直以来,粤语童谣作为广东省特色民间音乐文化,被世代人们所口耳相传。为了更好的传承粤语童谣,我们提出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传承粤语童谣的建议,以期更好的发扬光大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
参考文献:
[1]粤语童谣的教育传承与发展[J]. 万珊珊. 戏剧之家. 2019(17)
[2]粤语童谣的合唱创作及其发展探究[J]. 万珊珊. 当代音乐. 2019(08)
[3]粤语童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落雨大》为例[J]. 万珊珊. 艺苑. 2017(04)
[1]论现代文化语境下粤方言童谣及其合唱作品创作现状[J]. 孙家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2]广府白话童谣当代传播模式考察与研究[J]. 陈露. 音乐传播. 2014(04)
[3]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J]. 黄婉明. 现代装饰(理论).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