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线上教学中提供的技术支持,线上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为促进教育变革提供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加快了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逐步构建“学习型个体”到“学习型家庭”再到“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的社会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线上教学活动时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被监督,导致线上教学对于教师的监督职能有所下降,这时候能够高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成了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以引导学生思维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
一、线上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
线上教学的教师监督职能的减弱,同时这也是传统课堂与线上教学的不同之处,传统课堂中,学生与老师在同一空间与时间中,老师的威慑力较强,而线上教学无论学生听或者不听,老师都无法掌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成了尤为重要的工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可以通过新奇有趣的信息进行吸引,人类的大脑中,信号需要经过丘脑达到上层大脑区,同时丘脑还有对信息的过滤、筛选的作用,有的信息被抛弃或者减弱,而有的信息则被放大或者加强,这个作用有可能是在人脑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也有可能是通过注意力机制的影响,有意识的进行,所以,只有对丘脑产生强烈的刺激后,才能引起上层大脑的注意,也就是说只有新奇有趣的信息能够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所以可以通过镜头前比较夸张的表演、镜头前有趣的道具或者意料之外的教学方式等等,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线上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情绪
情绪产生动机,优秀的教师都擅长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的情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情绪直接关联学生,也就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就如图我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道理一样,引导学生的情绪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紧紧的固定在教学活动中。例如:网红化学教师向波老师在讲《屁中的化学》一课时,通过“响屁不臭,臭屁不响”的谚语,把“屁”中的成分与化学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记忆。所以说,制造与学生有关的信息,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与自身的幽默感也对于学生的情绪引导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线上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都是教育领域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只有让学生的手、脑、眼全部的运用起来,他才能真正的做到全身心的投入。首先,教师要学会恰当的安排教学内容,而不是只自顾自地滔滔不绝的讲授,而是要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教师以适当的引导为主,讲授为辅,所以在线上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问、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其次,对于线上教学的时间点要有合理的安排,一则让学生保持足够的注意力,二则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充分结合现代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估监控。最后,线上教学一般会课前提供学习资料,所以不要重复课前学习已有得资料,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辅助学生理解深度的问题,更应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且面对学生的提问,互动也要及时反馈、及时回复,并且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激励也是提高参与感的有效途径。
四、构建有效的知识支架
将不同信息之间进行链接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真正的让学生学会主要是将学生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灵活的运用,教师不应该是教授固定的知识,而是讲授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联系,或者是两者的联系方式。在支架式教学中,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知识的“支架”,并且“支架”是以学生自身知识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学生相关经验不足时,可以通过借鉴或者创造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借鉴的过程也就是类比的过程,人类思考的过程多半是类比的过程,可以鼓励学生类比两个类似的知识,总结规律,也可以将熟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对比;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主要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知识之后,对于个别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
五、线上教学中多种感官并用
多种感觉器官的同时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线上教学学习质量,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视觉的角度来说,尽量减少使用大段的文字式的表达方式,使得重点的元素不能突显,造成整体意思的误解。同时人类的大脑对于碎片化的知识无法长时间的保留,但是如果将碎片化知识进行联系,便可以进行长时间记忆。所以在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利用大脑的认知特点与视觉的特点促进学生的认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六、知识输出提高学习质量
在人类的大脑中存在着长时记忆,但是通常都是不易被发觉的,但及时的输出可以巩固学习效果。在线上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以图表、思维导图的形成进行呈现,表达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讲课,讲课的学生需要对知识的整合和输出,听课的学生对于同学的讲授的吸引力远比教师进行讲授强,因此可以由学生轮流讲课,教师负责监督与引导。
七、问题驱动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问题驱动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设置知识悬念与已知的冲突,知识悬念就是针对学生了解的知识,引出学生知道的部分,不知道的部分,可能还有无法解释的部分,造成悬念,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优质的问题是高效的教学的开端,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线上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保障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质量是保障线上教学持续有效的发展的关键因素,线上教学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所以线上教学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然后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与技术水平,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入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与学的改革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赵慧.基于校园网平台的在线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1):218-220.
[2]王珺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45-47.
[3]冯丽萍.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C]. 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8 3rd ISSGB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 (ISSGBM-SSE 2018).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8:498-503.
[4]颜芳.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04):36-40.
[5]杨翠.混合教学模式视阈下高职课程线上教学“五环共振”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