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线上线下教学背景下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张丽琴
[导读] 本文集中阐述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摘要:本文集中阐述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其计算机教学方法也有了较大的变革,现阶段通过线上与线上通过教学开展其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际进行的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计算机教学;实时策略

        前言: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下,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起在线教学模式的开展,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结合线下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其学生可以不受到地理环境等物理因素,进行高效的计算机学习,同样也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教学改革。
1 现阶段线上线下计算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1教师需要提高备课的工作水平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安排中,由于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所以采用的这种线上结合线下进行教学的形式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加全面,需要多层次的进行教学准备。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相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备课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发散式、高层次的知识备课,以此达到在教学中的高质量,让学生接受到高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在进行教师的备课环节中,教师除了需要足够掌握课本内容,还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知识扩展,寻找不同的文献,获取有利于教学开展的信息数据,再将所收集的信息向学生进行传授,且教学过程需要将信息精简化、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讲述,并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充分了解。由于这种形势下的教学开展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备课环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需要教师提高备课效率。
1.2课程的课堂组织发生变化
        对于计算机线上线下教学的应用,使其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需要重新组织好课堂的教学安排。所谓课堂上的组织发生转变,主要内容上是教师的职责发生了变化。采用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开展后,教师需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进行学习,培养起更高的思维逻辑。在这种新型模式下,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主题,例如在线上教学中,需要依靠信息技术进行的授课。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教师在进行课堂的组织中,需要能够针对线上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学习情况,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掌握其学习进度,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和学习进度的不同使其进行课程安排的优化,保障学生可以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教学内容中的充分吸收计算机知识。
1.3课堂的考核有了新的要求
        在当下互联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开展中,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其课堂考核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上需要重视线上和线下两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变化,可以多学生不同学习环境中学习进展进行很好的掌握,课堂上的考核重点是需要包含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考核,能够建立起多层度多角度的考核机制,以此产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汇总教师需要将考核内容设计的合理,其考核内容涉及学生对深层次的知识掌握程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等。并且在线上教学中同样重视起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
3.1 课前的线上预习
        预习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生的一种安排,能够让学生在还未接受到教师所讲授的新知识的前提,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认知,从而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开展过程中的高效率性。

而针对现阶段的计算机线上预习关节的开展,是需要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资源的获取,让其能够自由自主的进行知识获取,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进行预习过程选择也居多,同时可以更加灵活的利用好自己的学习时间,这样的线上教学没有了线下教学中的局限性。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并不能随意来到计算机机房进行课程的预习,只能够利用课本进行预习,这样的预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在开展线上预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平台,作为学生进行学习反馈的途径,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拥有的充足资源进行PPT课件的制作,将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直观的做到课件中,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知识点,同时教师在进行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中,需要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筛选,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利用线上的及时反馈的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辅导预习,同时根据学生进行的意见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中心,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
3.2 课中线下教学
        对于线下教学而言,教师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安排调整,首先需要将课程更加开放化,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不断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程中,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例如在教学安排上,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课程的展开,主导其课程的进行,课堂中要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来进行开展。在进行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小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需要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预习内容的会议,同时学生提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小组间讨论。之后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预习内容的交流和探讨,帮助自己加深预习成果,这其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监督讨论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教师随时关注着学生小组间的讨论情况,发现学生小组间讨论并能有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时,教师需要进行参与解答,让学生能够在反思中学习,思考中进步。随着教师在开展完知识的讲授之后,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和评价,将学生刚刚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升华,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的结构式记忆能够在学生进行实践中很好的回忆起知识点。在课程的最后,需要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汇报,并表述自己的小组学习情况,同时提出还没有得到完全结局的问题,在教室听完全部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性的评价。针对不同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将计算机课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难点进行总结,指出每个小组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应用在计算机小组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进行高效的教学安排。
3.3 课后的线上教学
    在课后需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针对教师在线下课程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学生面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同时课后环节也关乎着复习与预习的衔接过程,在进行本节课知识点的再次梳理,总结自身的问题之后,需要马上投入下节课的预习中,这样会让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教师利用线上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快速的进行实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输送,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复习,同时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方面是线下教学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计算机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优势发挥出来,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04):87-89.
[2]孟曙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究[J].职业,2019(34):58-59.
[3]韩红霞.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9(22):97-98.
[4]杨要科,李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程中的实践[J].福建电脑,2019,35(11):107-108.
[5]张利香.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0):80-81+104.

姓名:张丽琴(1975.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省镇江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现有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计算机专业课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