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微”应用 —以家务劳动微课《我是小小烘焙师》为例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张慧
[导读] 微课给新时代劳动教育带来了新技术,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摘要:微课给新时代劳动教育带来了新技术,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重在分析微课在家务劳动教育中的“微”应用,探讨微课对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劳动教育;“微”应用
        正文:
        以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以其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家务劳动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劳动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微课的出现,能拓展劳动教育的延伸性,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家长通过微课的指引,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家务劳动,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笔者将结合家务劳动微课《我是小小烘焙师——制作金牛角面包》,谈谈微课在劳动教育中的“四微”应用:
        一、精选择  微设计
        微课虽小,但是在选题、设计方面决不能马虎,选择家务劳动项目要仔细,设计微课要做到“精细入微”。
        1.选择合适的家务劳动项目。所谓的“合适的家务劳动项目”,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需要的劳动技能中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审美性,能够唤起学生对家务劳动学习的需要感。学生愿意学,家长也认可,这样的家务劳动才能够深入学生的心里。所以,在家务劳动项目的选择上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考量。
        研究表明,学生在听课时只能全神贯注10分钟到18分钟;微课的资源由各种教学短片构成,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形式上强调片段化、碎片化,便于学生学习。针对小学高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了制作面包,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制作金牛角面包”所需要的的劳动技能相对独立,制作时间相对较短,这样能让学生保持高度兴趣感,操作也比较简单。
        精心考量家务劳动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能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劳动领域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2.设计模块化的学习内容:作为微课制作者,要通过精心设计,把整个家务劳动学习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学习模块,这些学习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板块”。这些“微”模块既是相互联系的,又能单独开展学习的。
         如何分解学习模块呢?劳动教育微课的分解,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点进行分解。
        ① 根据主题设计微课的劳动技能点。课前经过精心分析,明确学生通过整节微课的学习要掌握哪些劳动技能;根据劳动技能点建构微课的框架,分解微课单元。如,制作金牛角面包,学生要掌握的劳动技能点是:配备材料能力——揉面、发面技巧——造型技能——烘烤技术,根据这四个劳动技能点,建构四个单元模块。
        ② 编写“微”框架表。每个模块中包含了文本的介绍和劳动技能示范视频。同时要预设每个模块所需要的时间。譬如,配备材料的劳动技能点,让学生掌握配备材料的能力,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文字说明就行了。但是其中把蛋黄和蛋清分开这一技能需要指导,因此,这里插入了一个示范视频。但这个模块的难度不大,占总时间的八分之一左右;第二、三个劳动技能点——是整个微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这两个模块讲解的时间较长,需要展示的视频也比较完整。
        ③ 做好全面预设。除了预设时间外,还要做好各模块图片和文字比例的选择:是以图代文,以图为主,还是文字为主呢?这些都是要做好预设的。 作为微课的设计者,我们要始终保持着“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精心做好微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细准备  微制作  
        家务劳动微课制作前,要做到细心准备;制作微课的每一步也要做到“精细周密”。
        1.前期准备工作——素材准备,其中主要有三个要点:
        一是写好微教案和微课讲稿。微课也是“课”,所以课前必须精心写好“微教案”,这样,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模块,把握教学重点,从而做到精讲精练。有利于让学生巩固劳动技能要点,使劳技能力得到递进式发展。同时,还要认真写好微课讲稿。


        二是根据微教案的需要收集各类素材:包括图片素材、视频素材、文本素材以及音频素材等等,还要制作优秀的PPT模板。
        三是课前的讲练,也就是微课讲稿写好后,要进行反复试讲练习,已达到最流畅的状态。
        2.视频的录制与制作,分为五步:
        第一步:根据前期准备的各种素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素材来进行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
        第二步:安装录屏软件,练习使用,熟悉软件的操作,并且进行试讲和试录,确保录制视频时不出现意外。
        第三步:拍摄整个劳动制作的过程。
        第四步:微课的视频录制,简称“录屏”。“录屏”关键点是要选择适合录制视频的场所,把教学中的讲解和操作的过程录制下来。可以不断重复讲解并录制,直到效果最佳为止。
        第五步:后期剪辑。将录制好的视频通过视频剪辑工具,合并成一个劳动微课教学视频,并配上片头片尾。
        这样,一个完整的家务劳动微课就完成了。
        三、微工具,巧使用
        微课的录制工具一般不需要选择非常专业,体现“微”的理念。以下三类工具要配备好:
        1.视频录制工具: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摄影功能、数码相机、dv等进行拍摄。如果劳动微课是教师独立完成的,使用手机进行拍摄,那么还要准备手机悬臂支架,固定好,避免晃动;手机拍摄补光灯,让视频更清晰。工具虽然“微”小,但是拍摄绝对不能马虎,要认真选取最佳拍摄点,多次试拍,以求各方面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如果劳动时间较长时,可以分段录制劳动操作过程。如,金牛角面包的制作时间好几个小时,因此有计划地分段录制非常必要。注意示范动作要选取该劳动技能点最精华的部分。
        2.录屏工具:录屏软件非常多,细心选择合适的软件,通过巧用“微”软件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3.编辑工具:手机上做视频剪辑,市面上有多款手机视频剪辑软件都是不错的选择。电脑上也可以选择比较容易操作的剪辑软件。让后期剪辑工作更方便,才能让微课制作更常态化。
   工具虽“微”,但是不能掉以轻心,每项工具的使用必须熟悉其操作,准备要周全。
        四、微修改  大效果
        劳动微课的修改一定要做到精心细致,包括了微课中是否存在意识形态问题、劳动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视频制作的质量等方面问题,
        “微修改”的“微”指的是“无微不至”,每一项都要关注到,要仔细认真地修改,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取得较大的效果。
         关于家务劳动微课的制作中的修改,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用词规范性的问题;
        2.关注微课中出现的商标问题:劳动工具中出现的商标,可做了模糊化处理;PPT模板上的文字,建议使用没有文字的模板;录像、编辑软件中都有可能会出现的商标(片头、片尾等),必须删除。
        3.文字的准确表述;
        4.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微课的时间短,切入点准,真可谓短小而精准,仅仅在十分钟内就把一个或多个劳动技能理顺讲透,其中一点点的小失误,对学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做事一定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才会有明确的指导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取得大效果。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借助微课教学,大大缩短了现场操作演示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老师提供的微课进行学习,反复观看,已达到熟练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
        巧用微课,定会使我们的家务劳动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家务劳动更常态化。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5(26)
        [2]易兰英   微课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2014(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