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班主任工作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吴俊 陈平
[导读] 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有所增加,而现阶段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只会陷入堆积如山的作业中,班主任因此忽略了对学生的个人品质及适应社会各方面能力的教育,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鉴于此班主任应该突出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本论文主要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并给出针对性措施,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增强。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主任工作;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即指要求将学生培育成学会生活,健康生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及创新精神、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及科学探索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而学校教育成了培养学生个人品质的重要基地,班主任务必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及生理、心里特征积极革新教育学生的方式以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1、现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不足
        首先,我们都知道班级是由参差不齐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尽其所能地发挥其优点,这就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增加了麻烦,班集体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本应该使每位学生都应该意识到班级体对于个人的意义,个人应对班集体有奉献意识,使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便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集体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班主任只具有整体性的把控意识,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意识,只简单地保证了班级学生能够安全地学习及发展,没有紧跟时代的潮流并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革新教育模式,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且做任何有关班集体的事情都是自己或者和班干部决策,没有坚持“平等民主”的管理原则,公平公正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以便增加任何事情的透明度,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学生的班级服务观念不到位,只会严重地依赖于班主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基于核心素养的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上文描述的目前造成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比较差的原因主要是: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并因材施教,没有将核心素养贯穿于到班级的各个事物之中,使学生的才能无法得到有效施展;此外,为了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要求,教育部也将“各个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教育重点,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神,班主任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理念,不断扎实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并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及活动中,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并针对自己的缺点勇于改正,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分析
        当前班主任管理方式的缺陷,学生的个人能力及品格不能快速形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应该尽力采取各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措施以促进健全学生的个人品格,其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
1、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
        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是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班风有利于班级体的建设,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叛逆心理不可避免,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始终坚持科学平等的原则,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及内心想法,尤其在竞选班干部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投票自己选择,尽一切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尽量降低班主任个人的领导作用;其次班主任还需要以朋友的心态去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可以毫不顾忌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传递给班主任老师,积极走进学生的世界,多赐予学生一些加油打气的话语,尽力打造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的班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不断革新班级管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
        不断革新班级管理体系是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一个班集体健康快速的发展与班级管理体系密不可分,首先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借鉴自己表现良好的行为并积极创新来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每个学生都需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逐步优化班级管理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班级规章管理意识;其次班主任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特点,不断革新班级管理体系,即遵循“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方针,灵活多变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制定管理制度并确保其能够全面地执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突出对班级文化的创建
        突出对班级文化的创建是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核心要素。文化作为建设班集体的软实力,能够保证班集体能够安全稳定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有很多,班主任应该多关注班集体文化的发展,多组织学生参加班集体文化建设活动,并根据班集体的发展状况适当设置文化专栏,此外教师还可以精心布置教室以展现一个班级独有的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龙虎榜、励志标语、成长足迹、学习园地、德育园等等内容来布置教室,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还有利于学生内化此文化。
4、加强德育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
        加强德育教学是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德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教育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式,避免形式主义倾向,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参加德育主题活动,定期给学生作德育知识的讲座,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深厚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相关班主任只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班风,关注班级文化的发展建设,加强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更新,不断革新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方平.为人育人相得益彰——关于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浅见[J].班主任,2017:7.
[2]王红.班级: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主场地[J].广西教育学院报,2017(03):184-186.
[3]陳方军,于子芳.核心素养语境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J].中华少年,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