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概念,又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提升核心素养。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探究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目前的教育发展进程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们教学努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但要转移教学重心,而且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提升自己的生命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学生自己感知的情况下再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准确认识生物学当中的生命观念,了解生命来之不易,从而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这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知识的关键。如教师在讲解鲁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中《人的由来》时,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呢?大多数学生都会拿出父母告诉自己的答案来回答老师,如从垃圾桶里捡的、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便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阅读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素材,初步解决疑问;接着再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人的生殖系统与胚胎发育等生物知识,由此转变学生的认识。教师在讲解完这部分知识后,引入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们能够真实的看到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从而加强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概念与意义,而且可以良好的发挥出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由此来推动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属于教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有效教学方法。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冲破传统课堂的束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展开学习,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比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鼠妇)的影响”时,教师对学生分组后首先提出问题:鼠妇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确定实验变量——水份或者光照。然后要求每个小组选取其中一种非生物因素作为变量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应该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得出结论后各组进行交流分享。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不断尝试与实践,同时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的讨论交流。这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提高了课堂教学得有效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三、实验论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论证的方法来培养出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且以学生的实际体验为主,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可以让实验教学变得更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教师在讲解《生物圈中的动物》这个单元中《鱼类》这节课的过程中,展开“观察鲫鱼”的实验教学,教师带着学生对鲫鱼在水中游动的情况进行观察,让学生重点观察鲫鱼鱼鳃的动作变化情况,之后采用滴管吸取几滴墨汁,滴到鲫鱼的嘴部,学生就能够观察到墨汁可以从鱼鳃的后缘处流出来。结束实验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何墨汁会从鱼鳃后缘处流出来呢?教师就能够让学生结合观察内容来推理鱼的呼吸过程,从而发现新的知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物知识,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科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于指导人类进行理性判断,从而科学合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生物问题。这就需要初中生物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出课本理论知识中的德育教育内容,依靠情境教学方法来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教师在讲解《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时,详细分析了人类活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能够在课堂当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从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充分发挥出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另外,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与体验来扩大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情境活动的展开能够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带来重要的作用。
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和修养,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琳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68.
[2]王晓洁.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