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有技巧 “假话”教育出实效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邢丽芳
[导读] 教育专家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摘要:教育专家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固然很重要,但阅读是为了输出表达。因此,语文习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语文老师在每篇习作中,花了大量心思给学生们的评语,怎样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更爱写作文。在长期的在实践过程中,我用了三种“说假话”的策略,解决了我的写作教学中困惑,从尤为琵琶半遮面的困境慢慢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我觉得我的“说假话”教学在习作教学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作文困惑          注重评语         “说假话”策略
        作为语文老师,在一所家庭教育辅助学习接近为零,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因此所有的有助于孩子作文学习的外在因素都没有,只能靠校园里的那几分钟。农村孩子经常有几种困惑:一是作文没开始就结束,无字天书。二是无内容之困。三是凝聚老师心血的评语—耗时低效。如何解决农村作文教学的困惑,使语文老师也能够徜徉在孩子跳动的作文音符中,我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用好我们耗时耗力最多的评语,夸大其词地说“评语假话”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发挥出魔术般地神奇作用!
        一、一个萝卜一个坑——编因材施教的评语“假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习作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年级开始,写话训练就上升为习作了,不再是几句话就把意思表达完整。这时候,针对无字天书的情况:我的无米之炊的“假话”上场了,只要是有写几句,哪怕是只有一个题目的,我的“假话”都能依依下药。如:我给他们的作文要求是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我班的蒋同学就只写一个“小狗”的题目,然后就没有了。这是我班的“懒洋洋宝宝”,他从一年级开始就说“我不会......平时成绩是以个位数来记的。”所以当他用上一个逗号时,即使是不成句子的话中用了10个逗号,就使劲用“假话”:有了这个小豆芽,你的作文就可以呼吸啦!就这样一步一步从面对面地对他说评语的“假话”,到写在作文本上的一句话意思要问他口述而来的,再给他写评语,念给他听。从三上到五年级的一路作文路上,终于用评语“假话”把他从不成一句话写到300字的习作。虽然达不到优秀,但他在五年级说得一句话:“老师,我好后悔,以前太懒了,认识的字太少了!”就冲这句话,我在他身上领悟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对症下药的评语“假话”的优美!
         二、“一个葫芦两个瓢” ——说引导学生爱上作文的“假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习作要观察周围世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无内容可写这一难题,也是师生最大的挑战。但一到作文课,相信“不断咬笔头”、“抓耳挠腮”“皱眉蹙额”的画面深入脑海。作为农村的娃,没有大量的阅读,也没有许多的素材累积,更没有父母带娃去开阔的视野。

”那么就要打破孩子畏难的心理问题和如何让孩子们能有“米”之炊呢!我通过平时的习作练笔中发现,农村的孩子在没有各式各样的玩具的情况下,他们很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有这么一位学生,他有次在他的习作中写到用矿泉水瓶抓鱼的事,一看很有趣,但没几句就写完了。这时,我就抓住这个“宝葫芦”,在他的评语中写到:平时老师孤陋寡闻,只见过用鱼竿钓鱼,用网捉鱼,用电电鱼,用矿泉水瓶抓鱼,才第一次听说呢!你能用上不一样的动词,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吗?经过修改后的作文我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一遍,把能用上的表扬词都用上了!你猜后来怎么样?这个同学把这个捉鱼记用到了许多习作中,这样积累的亲身经历的素材,我想这一个葫芦不只开出了两个瓢!在每次考试中孩子们纷纷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作文里我有用上我自己的宝葫芦!”是呀,平时老师对学生的要注意身边小事的鼓励引导的夸张的“假话”要多说,农村孩子的身边作文素材就都装在属于孩子自己的宝葫芦里了!
         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学生互写评语的鼓励“假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每个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天除了上课,有空余的时间都在改作文,写评语!但是一节课最多只能写4篇,望着整堆的作文本,心情犹如山一样压着,但又要上习作课了,坚持到底,如此反复。如果能简单地写个“阅”字,自然不会有问题,但是每篇都要有旁批和总评就耗时耗力了!我照样用我的“鼓励假话”解决了教会学生互相改作文,学说“假话”。当然这需要一个佛系的漫长过程。刚接触习作时,我比较注重孩子首先得有话可写,让他们有信心并且觉得写作是件有趣的事!三下时我要求他们在写完自己的作文时,跟同桌交换过来,找出作文中的三处有优点,并做好记号!四上开始我让学生们模仿同步里的旁批,和给他们固定的套用句式,以填空的方式写总评。这个阶段作为老师是稍微辛苦一些,不但要给作文写鼓励式的评语,最重要的是给写评语的同学的复式评语。这里夸赞式的“假话”需要心理学艺术了。如某同学评同桌的作文:“这句话你写得很认真!”作为老师的我是这么写假话”鼓励的:看!你评得多有水平,竟让你看出了他写作的态度!渐渐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慢慢地从模仿评语的方式,到自己写评语,有时候看到他们给同桌中肯又充满欣赏的话语,你会发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呢!他们的语句有时候比我这个老师用得精妙多了!这时候就会在想:我虽然学生的习作从草稿到作文本再到评语每篇都至少看了和改了五遍,因为每一步都需要把关,花得心思远比自己写评语多得多。但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文,学会修改别人的作文的这种能力,也会反过来促进孩子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结束语:
真亦假时假亦真!从刚开始的夸大其词的鼓励性的评语”假话”,到后来的每一词,每一句真情实意的夸奖!老师在作文习作中从因材施教地对症下药的夸奖“假话”;到抓住时机,多说让学生积累身边小素材,内化为自己随时可用的“宝葫芦”的假话;再到教会学生互相写改作文的鼓励“假话”。如此一来,我们平常耗时低效的评语,转身一变,成了魔法的“假话”,让每个看到“假话”的同学,都有所改变,看到心里去,从此盼着去上每次的作文课!我想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效果,正所谓习作教学有技巧,“假话”教育出实效!
         
参考文献:
1陈樱株;让作文批语的魅力绽放光彩[J];考试周刊;2013年5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