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意识的主要平台。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呈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具有丰富且具有趣味化,使得学生能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科学知识。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前言: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一味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或者形成学习兴趣。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实验教学活动当中,为现代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创新实验教学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逐渐发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
一、从趣味化角度对科学实验创新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有意识提高实验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从实验形式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突出其灵活性,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验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实物作为载体,为学生呈现科学实验,提高科学实验的直观性[1]。其次,从实验内容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理解与实践难度较低的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最后,从实验手段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设计实物展示、生活探究、信息模拟等环节,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自主性,以达到创新实验的教育目标。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到植物观察的实验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出几种不同的植物类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叶片的脉络,植物的根茎等。教师也可以从实验室选择几种落叶标本,直接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树叶落下后逐渐枯黄的过程,以此为基础,为其渗透植物种子、根茎叶以及花果实等相关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到室外,收集一些落叶,制作书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小学科学实验得到创新。
二、从启发性角度对科学实验创新
小学科学课堂时间固定,教师无法完全深入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在教育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实验,并通过将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的方式使得科学实验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思维层面建立实际生活与科学实验之间的关系,并将一些反应科学现象的生活案例导入道实验课堂。
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到类似现象时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思考问题[2]。其次,教师应该运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一些参与科学实验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启发。
例如,教师讲解到“水的三态变化”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图片,比如,在冬天河水会结冰、在厨房蒸馒头会产生水蒸气等。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冰块融化、热水沸腾等实验,使学生能够对水的三种状态形成基本认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沸腾实验以及冷凝管,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水蒸气变为液态水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本章节科学知识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运用家庭中的一些实物,尝试设计与开展热胀冷缩实验,在生活化实验中巩固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从教学价值角度对科学实验创新
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实验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多元化的角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在生活中更加乐于探索科学知识[3]。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学生兴趣与科学实验内容之间的契合点,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主动探索科学实验,从而达到逐渐形成科学素养的教育价值。
例如,教师讲解到“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部分时,可以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植物的种子到开花结果的过程、种子传播、逐渐枯黄、形成肥料、种子发芽。一旦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的循环过程形成基本的认知,就会将其与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植物变化相联系。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种一株植物,定期以拍照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将照片组合起来,从科学知识的角度分析植物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形态。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直接为学生介绍脱落酸、乙烯等概念,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理解科学实验。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科学意识以及探究能力,这就使得传统的说教方式无法完全适用于科学实验教学环节,使得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应该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依据,从趣味化、启发性以及教学价值角度对科学实验实施创新。通过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策略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为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慧珊,邓华源.创新性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以《金属热胀冷缩吗》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6):26-29.
[2]龚云锋.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开展创新实验[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S1):91-92.
[3]梁婷.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