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学生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学事业的研究目标之一,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方式,符合新课改发展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要求越来越高,主体性问题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有很多的教育方法能发展学生主体性,但是没有固定的教育方法。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够有效地帮助老师认识到课堂主体,并引导同学们理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以此来帮助他们提高个人能力。主体性教学是当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授课理念的引导下,老师能够积极地发挥引导作用,并培养同学们的探究兴趣。为了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当前的授课现状进行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一、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
(一)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最好方式,生物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探究教学利用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来推动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它将探究性与主动性相结合,希望帮助生物老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同学们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但是近年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是一项相对较弱的环节,因此老师更要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实验中。
实验探究教学是通过发展课堂探究性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进而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引导同学们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更能帮助他们发现实验的乐趣,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得到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量,自己的个性得到的发展
(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主体性教学的实质,是希望授课教师能够认识到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只有让他们学会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热情,才能够帮助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并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分层教学,依据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个人的学习能力开展综合教学。这样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到课堂进行探究的机会,提升课堂质量。
小组合作是针对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再加上这节课的知识很抽象。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首先,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思考人体中遗传信息存在于哪个部位、载体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学习视频,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帮助同学们理解核酸的种类和功能。之后老师给每一组学生都布置学生任务,让学生们相互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实验探究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一)认识到同学们的主体地位
高中的生物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们都缺乏学习积极性,缺乏对生物知识的
热情,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过多的依赖教师,主体意识弱。
探究教学的意思就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自己是主角,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让同学们动手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的次数多了,会更加学生的兴趣,学生们自己从实验中得到结果,而不是从教师口中了解的。自己实验得到了结果后,学生们会对生物感兴趣,这样能够激发同学们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细胞的增殖》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通过利用琼脂块和NaOH溶液,能够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细胞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要全神贯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增强课堂参与度。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让同学们讨论物质循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循环的流程是什么。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同学们拓展思维,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以此来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为学生创建有趣的学习环节和环境,认真考虑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点。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不仅要求学生有综合能力,更加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堂掌控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推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也要在空余时间积极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高中的学习跟初中不同,它不仅要求
学生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还需要他们拓展思维,并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如果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知识,同学们很有可能产生厌烦心理。高中的科目相对来说会多一点,这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任务会多一点,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坚定的学习信念。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等方面,实验探究教学强调自主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学生积极回答,最后教师答疑。基于这种授课模式,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发言,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主动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很重要,是教师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验探究和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能够不断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够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个人能力,并帮助他们感受生物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兴贤. 浅析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43-146.
[2]彭爱一.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路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71-72.
[3]张蕾.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学周刊,2019(24):37.
[4]王玉琦.新课改要求下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10):17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