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和桂珍
[导读] 物理学是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摘 要:物理学是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物理是初中阶段新加入的理科课程,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就如何将情境创设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
        一、运用史料创设科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适时运用物理学史料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物理曲折的科学探究历程,引导他们参与探寻物理知识的过程,感受物理学史料中物理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1]。
        例如在讲解杠杆原理时,教师运用史料“铜镜烧船”,讲解阿基米德运用杠杆技术的故事。即叙拉古和罗马海军战斗,阿基米德设计制造远近距离投石机,对罗马海军舰队发出攻击,通过滑轮组原理拉倒罗马海军舰船的船头,并且基于铜镜原理形成聚光镜,把敌舰船帆点燃,整个船只都燃烧起来。通过讲述这一物理学史,教师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学习杠杆原理。
二、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模式的概述
“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用的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高,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并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物理潜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难看出,“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取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理解及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心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中物理教学也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因为生活中蕴藏物理知识,教师应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物理课堂,让物理更生动、更有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联,学会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运用物理。


        例如在讲解惯性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创设情境:行驶的小车上有一个竖立的木块,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小车突然刹车停止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在小车刹车之前,小车与木块同时运动;在小车刹车的一瞬间,木块底部和小车一起停止,但由于惯性,木块上部分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出现向前倾倒的情况;学生联想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身体的普遍生活现象。通过实际生活,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惯性这一物理概念,把感性认识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实现量的提升;引导学生将理性认识回归到实际生活,提升對物理知识的感知与体验,实现质的飞跃。
        四、结合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加深理解
        创设问题情境是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核心,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身临其境,引起疑惑、诧异、期待等情绪,主动思考、探究,快乐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
        例如在讲解浮力的知识时,教师就可结合教材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树洞里有一只乒乓球,怎样将其取出?力是物体对物体产生作用,那么浮力中施力与受力的物体分别是什么?水面漂浮的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力的作用有哪些?根据已经学过的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应受到平衡力,推断乒乓球受到什么方向的浮力?接下来教师做简单的演示实验:斜面上有一个装水的烧杯,里面悬浮着一颗鸡蛋,画出鸡蛋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想象树叶、轮船等在液面浮着的物体均会受浮力的作用,并思考:沉入液体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在整个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总之,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探索和研究就一定可以有收获。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更是转换经验、创造知识的过程,初中物理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善于运用史料创设科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并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究,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轻松有效地学习物理,持续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纯.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2]张家龙,王振娟,张家灵.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91.
[3]申颖.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151-152.
        [4]李娟.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