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小学素质教育在不断革新,力争达成新课改教育标准。其中,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出现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其有效地运用,对小学生数学教育大有好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前言: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做到,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尽可能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信息技术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工作同样如此。因而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优势,从而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数学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丰富的教学资源
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有限,只有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书,以及有限的教辅资料,对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不太好。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信息数据库,其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可以随时从网络数据库进行下载、调用,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此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选择资源,保证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学习的标准,如此一来,教师便能够有的放矢的推进教学计划,并以此提升最终教学效果。
(二)优化的教学体验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传统小学数学教育以应试为主,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从而妨碍了学生日后的发展,也不能很好的利用数学思维学学习其它知识。而信息技术结合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仅在课上密切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体验,使得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增强教学灵活度
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相比较,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让学生不拘于一种单一的学习形式。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一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个教师对教材内的知识点进行机械化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够丰富,且灵活度不够,很难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延伸。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素材和资源丰富,同时也能够融入多媒体设备和移动智能设备,能及时的把学生的课堂演习展示出来,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让教学形式以多样化呈现。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对策
(一)融合小学数学特点,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孩子们年龄较小,学习生活中常表现为贪玩、好动的特点。因此,在校园课堂学习中也很难保持注意力长时间听讲。数学知识的关联性较强,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会为下一章节学习做好铺垫,若小学数学的基础没打好,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后续数学学科的进阶学习。因此,老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气氛,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模式,以此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例如,小学生的都有竞争意识,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电子档案,并将每个学生的上课表现、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从而让小学生在具有竞争性特点的环境下努力进步。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感受
数学学科不只要培育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才能,还要强化孩子们的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唯有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对陌生知识领域探索,才能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无视孩子们的主体位置,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便没有“主人公”、没有自主探究的意识。而信息技术教学法的使用,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成为课堂教学舞台上的主角,从而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极大加强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老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播放购物小视频,对购物的交易过程进行特写,包括付钱和找钱的流程都很真实。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够对人民币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在真实的视频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三)推进直观性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必然的抽象性,这抽象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理解知识内涵,因此难以学好数学。要知道,任何学科知识的教学都是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数学教育同样如此。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点具象化,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或举例的方式展示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具象化的视频播放中,学生能够更为充分的了解抽象的知识点。此外,教师还可将知识点以小动画形式展示。在教学“平行”一节时,可以在同一个平面内,将两条直线无限延长,永不相交,即平行。这样不仅能够让知识点更为直观,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小学生的直觉与具象思维的发展速度更快,这也就说明他们的形象思维要比抽象思维更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现有的抽象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直观的呈现出来,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法存在担忧,是认为将抽象内容以直观形式呈现,会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其实不然,运用最直观的方式解决问题,从直观逐渐过渡到抽象,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就是说,这种借助于媒体的直观教学,可以促成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成长。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运用信息技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尽情的展示学生所看到的情况,教师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结语: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教育领域同样如此。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优化数学课堂,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咱们小学数学老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结合小学生数学教学内容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培虎.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