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有效使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喊沙
[导读]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这门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来看,其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厌学心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并深受广大师生所青睐,具体来看,所谓“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即:“二自”是指课前自己学习(预习新课,完成导学案), 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巩固复习,完成目标检测);“二学”是指小组互学(小组长领学、对学),课堂上群学(小组展示、互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二自二学”;微课;情境;适时引导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这门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来看,其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厌学心理。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并始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制定或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或模式。然而,“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伴随着新课改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树立其良好的学习信心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将从“基于微课,实现二自”“巧设情境,完成二学”“适时引导,提高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小学数学“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有效使用策略。
        一、基于微课,实现“二自”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趣味生动、预习方便、巩固复习等特点,既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够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自”(课前自己学习,预习新课,完成导学案;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巩固复习,完成目标检测)这一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基于微课,实现“二自”是可行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以更好的驾驭和深化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二自二学”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中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微课内容,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其视觉上一定冲击力,进而有效激发其内心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其在自我欲望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预习新课,且高效地完成导学案。除此之外,在课下,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微课的优势作用(短小精悍、巩固复习等)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
        二、巧设情境,完成“二学”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而创造出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趣味横生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互动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其优势作用可谓是“大有作为”。另外,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完成“二学”,即:小组互学(小组长领学、对学);课堂上群学(小组展示、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情境,其主要原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其各方面能力发展尚未成熟,在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时,往往得需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一步理解与掌握,而学生合作学习效果与质量的高低又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作为支撑,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新授知识外,也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合作情境,即: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展开学习与探究(组织各小组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并设定一定的奖励规则),以此来有效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极强的满足感与愉悦感,从而更加全面、多角度地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高效完成“二学”这一学习目标,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适时引导,提高成效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二自二学”课堂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切实掌握“二自二学”,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二自二学”时,应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与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切身感受和体验到“二自二学”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殷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85.
        [2]李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析[J].科技风,2020(09):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