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李伟华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李伟华
[导读] 数学是门工具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个教师都非常关心的。
        内容摘要:数学是门工具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个教师都非常关心的。具体转化措施:1、偏爱后进生,从思想上转化后进生;2、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4、想办法补上后进生知识上的缺陷;5、以优助差;6、正确认识后进生,摘掉“后进生”的帽子。
        关键词:后进生、思想转化、学习积极性、缺陷、以优助差
数学是门工具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个教师都非常关心的。我从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接触过不少数学后进生,所以对数学后进生的转化也有一定的体验。在此谈谈我对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几点看法。具体转化措施如下:
        一、偏爱后进生,从思想上转化后进生
很多数学后进生的数学成绩差,主要是由于思想不端正、学习不努力形成的。其实一个学生思想好的话,他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要转化数学后进生,要先转化他的思想。我采取以下方法:1、偏爱后进生。平时多关心、多留意观察后进生,争取机会多表扬,及时表扬鼓励他们。2、结合社会事例,多做前途理想教育。3、尽可能使后进生喜欢上我。多年教学经验证明,如果学生喜欢哪一科的老师,那么这科的成绩肯定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4、以正面教育为主。5、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努力做到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冷漠;多一点赞许,少一点训斥。要知道多一份赏识,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二、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后进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消极的学习态度,往往是由于是长期遭受挫折而导致的,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造成的。所以转化数学后进生,必须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与后进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愉快、平等的人际气氛,不歧视后进生,更不会以消极语言刺激后进生。2、善于发现和诱导后进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这些品质转化为他们的兴趣。例如利用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可以多了解后进生的生活、爱好,从他们爱好的东西出一些应用题,让他们明白他们的生活爱好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数学知识,而且他们如能解决,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这样后进生必然会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3、为后进生创设一些“特殊的成功情境”,并对他们细微的成功给予及时的表扬,一旦他们有进步,我会在课堂上公开表扬,甚至通知家长,告知其孩子进步的情况,并要求家长配合教育,使其争取更大的进步。4、以“高分”激励学生。心理学家认为:“某种事情如获成功,就易于产生成功和自我满足之感。这样一来,对这件事情就会更加关心,想再做一次试试。而且,在制定下一个目标时,就会考虑把水平提到更高一步。在学习方面,需要尽量给予一些成功的经验。”给予学生成功的经验——“高分”不仅会使优秀生学得更好,还会在治差、转差中显奇效。例如,为学生每天练习几道题,建立每题得分档案,并采用每个月请家长审阅等手段,意在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的巩固情况,尽可能使后进生得“高分”。逐步校正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感,使每个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真正实现移位。5、采用等级评分制 “评价”后进生。无论平时作业,还是期末总评我一般采用等级评分制。等级评分制的一个直接作用是淡化了分数竞争,把学生从分数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一句流行多年的顺口溜,频繁的考试加重了学生的功课负担和心理负担,过分着重考试,强调分数,也使得学生的个性无从发现,更难发展。所以,采用等级评分制对促进后进生转化是很有效的。例如每次的作业,我都会做出“A、B、C”的评价,并叫科代表记录好,每周公布一次得“A”的情况,比一比谁获得的“A”多。对于后进生,只要有进步,都得“A”。这样后进生学习的劲头就足了,因为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在他们的作业上打“A”,这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时间没少用,但事倍功半,而成为数学后进生,转变这类数学后进生,我注重指导他们如何学习数学,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学习数学,完全是被动学习,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一些学生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但效果不佳,最终成为数学后进生。所以,对后进生学习方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做法从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给予指导。关键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帮助后进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如学会阅读,制订学习计划等。二是特别注意加强指导后进生学习技能训练。
        四、想办法补上后进生知识上的缺陷
数学知识的断链是形成数学后进生的直接原因。克服后进生知识上的缺陷我采用如下办法:第一,组织后进生对教材进行系统复习,保证后进生对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第二,对后进生实施“区别教学”。这并不是删简教学内容,降低难度,减少作业而使后进生放弃努力。其实质对后进生进行有区别的特殊帮助,针对后进生在知识学习上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教学中我采用“双题”的方法,即把教材上一道普通的题目分为两个(或更多)小题,后进生由于解出第一个小题而受到称赞,使其积极性提高,接着以第一小题为基础解第二小题,结果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完成了同样的任务。第三,为后进生设计适合其程度的个别练习,因为,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的质量决定学习效果。因此,我从大量的练习中挑选最重要,最典型的,并考虑后进生完成的可能性,这对后进生掌握知识更有效。第四,通过补习弥补知识上缺陷,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我注意多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牵线搭桥”。第五,及时检查、了解和评定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防止后进生在知识掌握上出现新的缺陷。
        五、以优助差
    老师不可能经常在学生身边辅导学生,且各个后进生的情况也不同。为使后进生在需要辅导时能及时得到帮助,我开展“以优助差”活动,就是平时一个优生负责一两个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并力求“以优助差,以差促优”双赢。利用优生辅导后进生的好处是方便、及时和易沟通。有时学生辅导学生的效果比老师辅导学生的效果更好,因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较为自然,带有讨论与争论性质,学生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还有优生在辅导后进生的同时,优生的基础也得到了更好的巩固,这对优生也是一种促进。以优助差要注意几方面问题:(1)一般情况下要责任明确,那个优生负责辅导那个后进生,但不要过多,以免影响优生的学习,当然有时可以灵活。(2)注意给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位置,辅导时间的安排等。(3)注意考虑他们的性格、人际关系安排任务。(4)教师要指导优生如何做辅导工作。
        六、正确认识后进生,摘掉“后进生”的帽子
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能力,当然不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问题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是怎样聪明,在哪方面聪明。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往往被传统教育戴上“数学后进生”的帽子;还有的学生在在应用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动手能力强,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擅长人际交往,但可能在传统科目上表现平平。这些给我的启示是:(1)不能只因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低,就随便定义为“数学后进生”。要知道“高分不代表高能,低分不意味着低能”。其实很多数学成绩低的学生都可以胜任班干部工作,只要我们大胆用,信任他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会起积极作用的。例如,我曾让一个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当数学科代表,一段时间后,发现他的数学成绩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当了科代表,必然对这科负责,无论作业还是上课他都会很认真,所以进步是必然的。(2)的确,有些学生天生智力较差,他们学习数学颇感困难,但切莫因此对他们另眼相看,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树立“他们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数学基本要求”的水平。(3)我认识到传统意义下的低分者,往往并不是智力问题,从而更不是后进生,其实可以促优。就是说一些学生确实具有学习数学的特长,我依据作业、回答问题、问题解法独特性等方面,早日发现数学人才,加以培养,做到“转差促优”两手都要硬。如我所教过的2009届的一个名叫黄小梅的数学后进生,其实他思维很好,有时的想法很特别,喜欢下象棋且棋艺也不错,只是因为她好动、贪玩和懒造成数学成绩差。后来经过我耐心引导,由七年级时数学成绩40多分,到九年级他的数学成绩经常排班前五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转差也无定法,导致一些学生成为数学后进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针对后进生的情况,具体剖析原因,对症下药,效果才会好。在工作中,如能师从百家,广纳大家,融入自家,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转差中必定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后进生转优妙招》,张乐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