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苏昕
[导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讲究科学的方式,不能盲目对数学进行探索。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讲究科学的方式,不能盲目对数学进行探索。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灵活教育。核心素养指出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凝聚了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就像是每一位的飞翔翅膀。数学,容易带给学生运算难度大、知识逻辑性强、抽象等印象,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质量,亟待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由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直观想象
        一、挥舞生活的画笔——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挥舞生活的画笔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学生在理解知识的时候,常常会被知识中蕴含的符号、数字等绊住,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制约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步伐。如果把教师比作画家的话,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像是画家在画画一样,生活就是教师的画笔,而学生则是画家眼中的风景,在教师的布景、描绘、填色等教学操作下,完成质的飞跃。教师可以挥舞生活的画笔,让学生与生活融合在同一教学布景下,使学生跟随教师的画笔,感受数学知识的线条、脉络。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笔者准备了不同类型纸盒,与学生展开了以下对话:
        师:观察这些纸盒,你能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吗?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生:有的纸盒四面呈正方形,有的纸盒是长方形的。
        师:那它们与正方形、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们有好几个面。
        师:不错,它们不同于正方形、长方形,是立体的,可以立起来。
        师:你还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物体?
        生1:铅笔盒、橡皮。
        生2:魔方。
        师:你知道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吗?试一试利用剪刀和硬纸制作它们。
        学生通过在纸上描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将描画好的图形剪切下来,制作几何体,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具有十二条棱等知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了抽象,形成了空间意识。这样,笔者通过挥舞生活的画笔,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加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二、挥舞情境的画笔——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挥舞情境的画笔来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学生认识一件物品是需要将经历观察、触摸、分析等过程的,只有在熟练认知的基础上,才会加深对物品的记忆。学生学习数学同样要经历以上过程。但是,由于知识本身的特点和环境的限制,学生并不一定能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可以挥舞情境的画笔,让学生在观察中,对知识进行直观描摹,运用自己的大脑完成想象加持,学会把握知识的动态情景。
        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如何制作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熟悉它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带动小朋友直观想象,在教学中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复式统计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案例,诸如统计某班参与体育比赛的情况、某商店卖出商品的情况,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学生通过电子白板观看复式统计表的应用案例后,对复式统计表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了复式统计表可以将多种数据汇总在一起,让人们获得直观清晰的印象。

接着,笔者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列举了2008、2012、2016年奥运会中国、美国、俄罗斯赢得的金牌数据信息,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绘制复式统计表,并从中找出2008年哪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等的结果。学生分析所给数据信息后,借助现象绘制了相应的复式统计表,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绘制步骤并从中找出了自己所需的信息。这样,笔者通过挥舞情境的画笔,培养了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三、挥舞问题的画笔——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挥舞问题的画笔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学生的思维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跃着的,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守门将,也是一种渠道。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的合作者,在知识世界里冲锋陷阵,不断从问题中获取答案的能量。逻辑推理是数学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学生将知识联系在一起的依托。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利用问题引出学生,促使学生学会逻辑推理,用证据说话。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笔者为学生列举了某商店上个月电子产品销售的总量,让学生思考问题:你知道该商店都有哪些电子产品吗?它们的销量如何?哪一款卖得最好?怎么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你能绘制它的条形统计图吗?学生带着问题对笔者所给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商店电子产品的类型及数量,找出了其中销售量最大的产品。笔者接着带领学生制作了条形统计图。学生逐渐熟悉了条形的绘制方式,敲定了其单位长度,看到了不同数据展示的不同长度,认识到了长短不一的直条是反映数量多少的证据。学生在统计图找出了该商店销售最好的一款电子产品,知道了怎样采取图形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学会了用证据说话。
        四、挥舞实践的画笔——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挥舞实践的画笔来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努力做一棵参天大树,而不是依附其他植物存在菟丝子。教师也应重视学生实践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动手操作。数学运算,是学生在解决运算问题中较常遇见的,是学生容易“忙中出错”的一部分。教师利用好时机穿插运算训练,就像是给学生定下了运算的定海神针,让学生有了喘息的机会,有了接近运算真相的机会。
        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习题,尝试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解答:
        宋思明在下载文件的时候,发现网速由26.3MB/S变成了15.2MB/S,你知道前后网速总共降低了多少吗?
        某商店在销售桌布的时候,先卖出了17.3m,后又卖出了16.6m,该商店总共迈出了多少米?
        ……
        学生在分析计算题的过程中,了解了做题要先做好审题的工作,避免出现遗漏。学生尝试先把题中所给的信息罗列出来,将有用条件筛选出来,再分析计算题的数量关系,利用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并检验,提高运算的效率。学生在谨慎运算中,熟悉了有价值的条件,减少了失误,在正确的方向下很快计算出了结果,完成了练习任务。
        总之,本文通过挥舞生活的画笔、挥舞问题的画笔、挥舞实践的画笔,让学生拥有了抽象的意识,学会了直观想象,形成了逻辑推理的习惯,能够灵活结合实际来进行运算。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 [1]吴庆礼.核心素养参照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61
         [2]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119
         [3]关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教育在线[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