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检验其一段时期学习成果最佳的方式就是考试。为了使学生获得较好的数学考试成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数学知识内容复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因此,教师在为学生们设计复习教学策略时,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进行整体性研究,找准学生最需要的复习方向和方法,使其在复习教学期间,能够迸发出更高的复习效率,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生;数学复习;效率提升
在教师指导小学生复习数学知识期间,应当按照学生的复习重点进行设计,使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知识复习。为此,教师在为学生们设计复习策略时,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重点设计。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们进行独立的问题分析和梳理,使之明白自身数学问题之所在。同时,教师需为其设计定制化复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针对性复习。此外,教师需为学生们设计有效的训练内容,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水平。
一、自主问题梳理,明确自身问题根本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复习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能够使其对相关知识有更新更深刻的认知体会。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复习数学知识期间,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相应的问题分析和思考,找出自己之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样的数学复习策略,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引导作用,因为学生此时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在其脑海中呈现出完整的数学知识脉络,使其可以找到自己理解不甚清晰的节点,找到自身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自主思考性的复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复习定位,从而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复习效率。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们复习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内容时,就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问题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们罗列本章数学内容的知识要点,并为学生们注明各个知识点对应的知识学习方向和难度大小。通过这样的复习教学设计,学生就可将自己所学知识的内容标准化,便于其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同时,学生需要按照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行有效的问题分析标注,借此明确自己需要复习的深度,并分配相应的复习时间。此外,教师为学生们提供最及时的复习辅助,使学生能够将自身问题的关键整理出来,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复习质量。
二、设计复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方向
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复习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当前复习的方向,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复习效率。
在教师看来,学生当前的数学知识复习质量不佳,主要是因为学生未能找到明确的复习目标,在实际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茫然,不知道如何进行复习,同时实际复习效果也不佳。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定制性的复习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认知缺点,设计相应的复习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复习质量。教师通过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复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又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例如,学生们在复习《圆的面积》时,就可率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测试内容,借助较为全面的知识考察内容,进行准确的知识认知缺陷定位。通过教师对学生们进行系统性的测试,能够发现学生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漏洞。此时,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们实际表现出的知识漏洞进行总结分析,为学生们确定当前复习的目标,使其能够在现有知识理解的框架下,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知识复习。特别是部分学生对于圆的面积计算过程理解不足,导致其在计算相关拼接图形时,很容易造成运算的错误。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漏洞,制定针对性的复习目标,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入透彻。
三、采取有效训练,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教授学生们复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浅尝辄止”的知识讲解,而是需要深入相关知识的根本,设计大量的习题训练,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为数学考试的根本,在于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牢固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各项综合思维能力。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有效的数学习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适应考试的难度和节奏。学生需要在高压状态下依旧有足够的思维能力,使之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数学难题。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们复习《复合行程问题》的知识时,就需要重点为学生们罗列相关的考试题目类型。诸如“同向复合相遇问题”、“往返相遇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一系列的考试问题。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考试训练题目,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阐述,进而告知学生最有可能的考点内容,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基于教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实质性的锻炼。
综上所述,教师指导学生们复习数学知识期间,需要采用合适的复习策略进行引导,以此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兰衍局.基于“错题诊断”的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1-4.
[2]井玉红.以错促教——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