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陈仕学
[导读]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之中,化学实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效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提高化学应用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学习习惯、提升化学综合学科素养的重要教学途径和手段。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之中,化学实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效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提高化学应用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学习习惯、提升化学综合学科素养的重要教学途径和手段。在初中化学学科教育及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充分结合和考虑学生的实际学科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深入研究和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及个性发展特点,进而不断优化学科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建立起更加完善化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难度系数较高、学生难以理解的化学实验进行创新与改革,提升和活跃化学课堂的教学范围,使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断发现化学学科学习中的乐趣,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引言:在当今素质化教育不断推行以及新课标改革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背景之下,初中化学任课老师要不断改变和突破以往传统的教育及教学理念,提高对化学实验的思想重视程度,不断为学生提供和创设化学实验的空间、平台与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运用化学实验手段进行化学知识探索和理论验证的学科意识及学科思维,有效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素养及能力。以实验的手段开展对化学学科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不断掌握自主学习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为其终身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对此,本文针对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及开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突出优势
(一)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通过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开展及实施,可以引导和组织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全面化的锻炼与提升【2】。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科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化学实验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加完善化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究欲有,使学生在形式各异的化学实验中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因此,化学实验是推动学生深入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意志力
        在化学实验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会给实验带来一些困难和阻碍,这就给锻炼和提升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持探索与思考的意志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生可以不断通过对实验失败原因的总结,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在不断的反复性尝试中有效锻炼自身的意志力【3】。
        二、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积极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
        任课老师要改变以往学科教学中强硬灌输的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断挖掘和发现化学学科中的趣味性,实现化学理论教学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丰富化学教学内容、拓展化学教学手段。

此外,任课老师要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固化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有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之中,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
        举例来说,任课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下几个趣味实验:(1)取澄清石灰水20ml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烧杯容器中,然后让一位同学不断往烧杯中吹气,一会就可以看到原本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成了像牛奶一样的浑浊液体;(2)“瓶子吞鸡蛋”实验。取一只口小底大、容量为250ml的锥形瓶子,然后往瓶子中注入二氧化碳,将胶塞塞住,迅速倒入10%的的NaOH溶液20ml,拿一只剥了壳煮鸡蛋放到瓶口,一会鸡蛋就被吞入了瓶子里。引导学生对NaOH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索和学习。
        (二)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任课老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水平等客观因素进行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分析,以学生为根本,合理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科教育及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趣味性,使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然后通过任课老师对学生的适当引导,培养起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自主思维意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举例来说,任课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乙醇受热挥发”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新奇有趣的实验方式,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任课老师可以实现准备好手帕、95%的乙醇、95%的乙醇、水等实验用品,然后取50%的水和50%乙醇,按照1:1的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后,再将手帕浸泡一会取出,用镊子夹住手帕进行点燃【5】。此时,任课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认为手帕会被烧坏吗?”学生针对任课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最后,在手帕上的火苗快要熄灭的时候,摇动手帕使火熄灭。学生通过对手帕的观察,则会发现手帕并未被烧坏,进而引导学生针对此化学现象进行原因和原理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结语:总而言之,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础,对此,任课老师要不断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将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合理选择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之中,不断提升化学学科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雅秋. 促进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王小艳. 基于学生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阚俊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07):65-66.
        [4]阚俊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07):65-66.
        [5]史育萌.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