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实践教学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赵洋
[导读] 教师认为实践不仅是检验人们认知正确与否的重要方式
        摘要:教师认为实践不仅是检验人们认知正确与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形式,是打通学生思维和知识之间的重要纽带。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课堂小组实践、自主探究实践以及课外生活化实践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可观可思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实践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的思想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将教学的着眼点,放到课本中,并不注重构建学生感性认知与数学抽象知识的连接这无疑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坡度。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在转变原有的错误教学思想,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运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运用课堂小组实践,增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
        本文中的课堂小组实践是运用合作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解决共同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方向性,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实践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课堂小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探究长方体的构成,提升学生对长方体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以下两点。第一点,注重各个小组学习水平的均衡性。第二点,注重同一小组有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第二点,准备工具。教师准备如下实践工具:橡皮泥、带有水的玻璃杯、特制的木棒。第三点,创设问题。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合作思考,如何运用面前的小木棍以及橡皮泥制作长方体?你们可以观察身边的长方体形态!”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表现。小陈说:“我们小组通过商量、实践,制作如下的长方体。我们发现长方体一共有六个面,对应的面完全相等,对应的边长也完全相等!”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合作,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使用自主探究实践,增强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认为自主探究实践的实质是让学生将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并承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在此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分析题目中提供的多种条件,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陈叔叔想要在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田地上,搭建大棚。他需要买同等面积的塑料膜。已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20米,下底为40米,高为20米。问题为陈叔叔要买多大面积的塑料膜?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度学生说:“你们可以缩短长度,在纸上画这个直角梯形,并将这个直角梯形的形状向自己熟知的图形转化,可以对原图形进行拼凑或是切割!”在大部分学生探究此问题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于说:“在画图的过程中,我发现两个同样的图形,可以构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40米,宽为20米。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为直角梯形的面积!”
        三、巧用课外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延伸课堂的教学视野,让学生到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出设生活化的问题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问题创设的难度系数,真正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向操场,对学生说:“我们要玩套圈游戏。大家看到我手中由一个小熊。你们的手中一会会有三个套环。问题为我们应站成何种队形,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套圈的游戏中?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只有十分钟的游戏时间!你们可以联想圆的知识!”在一阵时间的沉默后,小罗说:“我们班级的队伍可以站成圆形,将小熊放到圆心的位置。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位同学到小熊的距离相等,又能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套圈的游戏中!”教师运用生活实践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打破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束缚,让他们真正立足实际生活,思考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张开发现的眼睛,真正创设实践化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用手实践,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真正地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探究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富宝.提升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7(26)
        [2]崔守菊.提升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