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徐玉镯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徐玉镯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教师讲课时的语言内容,还是让学生阅读教学内容时的文字内容,这些都不能够脱离语文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说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文阅读教学包含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的语文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必须要长期积累和锻炼,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基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奠定好基础非常的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很好的为学生奠定好语文阅读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方面有更广阔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千年前的智者苏格拉底说:“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讲话能力。”由此可见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在丰富的阅读内容中增强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讲话是否通顺,我们能直接觉察到,这就是语感。语感不是天生的,是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并加强的,阅读材料上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难以建立起语感,而没有语感,读起文章来就很费劲,尽管每个句子都能够看懂,每个汉字也都认识,但仍然不能从整体上欣赏、把握一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文章中积累文学和表达经验,建立起一个文学常识的基础,从而在丰富的阅读内容中积累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地做到出口成章。
(2)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人们认为文学素养就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在文学领域,如小说、诗歌、散文以及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是,文学素养的意义远不止这些,文学素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言谈举止,鉴赏水平,还有平日和朋友一起出游时赏景赋诗等,这都是文学素养的一部分。提高文学素养就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而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书籍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体会文学中的“美”,增长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创作“美”,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通过阅读的方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让学生真正地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很好的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候,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都是通过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领读,消除文章中生字之后再让学生默读。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的单一,而且还没能够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汉字和知识的储备较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差的,阅读教学又是一个让学生通过文字来增长知识的教学方式,若是语文教师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很容易就会出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理解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是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2)阅读内容的单一性
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阅读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不断地阅读能够很好的提升小学学生的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能够在丰富的阅读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中没有接触到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在丰富的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作的主旨,感悟到文章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丰富的阅读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很大一部分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候并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总是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或者是让学生阅读一些作文书籍等工具书。这种阅读内容的单一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来源,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不能很好的发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还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学生思维,导致阅读教学没能够发挥本应该发挥的优点,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措施
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首先一点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应用进了小学课堂教学之中,丰富了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发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然后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与其他教师沟通教学经验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加以改进使其能够为自己所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多看一些提升教学能力的书籍,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参加一些提升自己授课水平的讲座,丰富教学知识。通过以上种种方式来提升自己,从而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丰富阅读内容,创设书香班级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书香班级建设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建设书香班级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阅读气氛,使得阅读教学更有效地开展。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不懂得鉴别什么是好与坏,这就很容易导致不良知识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丰富阅读内容的同时,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得阅读能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师的一角开辟出一块空地,在空地上为学生创设“读书角”,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就能够阅读到丰富的读物。在丰富阅读内容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对每一本读物都有所了解,使得学生能够阅读到健康、有益的书籍。通过设立读书角的方式来创设书香班级,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阅读对学生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争取将阅读教学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梦牛.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7(4).
{2}王晓宇.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2017(1).
{3}贺红英.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